Jiuzhi
我身边的节气故事
白露
每年9月7日前后进入白露节气,它是阳历9月的 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露凝而白,气始寒也”,清晨出门的时候人们时常有一种身处冰箱冷藏室的感觉,所以,“过了白露,长衣长裤”。正如谚语所说:“白露身不露”。
亲爱的各位老师及家长
玉露生凉,秋高气爽
当可人的露珠点缀万物
请告诉我们的孩子这五件事
01小朋友要了解白露特点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
“水土湿气凝而为露,
秋属金,金色白,
白者露之色,
而气始寒也。”
白露时节昼夜温大
空气中的水汽在夜里
会凝结成细小水滴
附着在花草树木上
晨光照射下洁白无瑕
故有“白露”美名
“白露秋分夜,
一夜凉一夜”。
白露也是热与凉分水岭
白露后气温便很快下降
心情也会变得舒畅
02小朋友要知道白露三候一候鸿雁来
鸿雁感觉到天气变凉
开始排成一字或人字形列队
在高空中翱翔,大举南迁
也给秋天增加了诗情画意
二候玄鸟归
玄鸟又名燕子
“红花半落燕归去”
小燕子也开始向南迁徙
寻找温暖的地方
三候群鸟养羞
“羞”同“馐”,是美食的意思
“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
鸟儿们开始储存美食
留着寒冬适合慢慢享用
03白露习俗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到了白露节气。秋意渐浓。
白露茶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
龙眼
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
祭禹王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吃番薯
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
收清露
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白露米酒
04吟诵“白露”古诗
凉夜有怀
白居易
清风吹枕席,白露湿衣裳。
好是相亲夜,漏迟天气凉。
白露
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杂诗
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悲秋
卢殷
秋空雁度青天远,疏树蝉嘶白露寒。
阶下败兰犹有气,手中团扇渐无端。
05绘本:《白露》
绘本简介
鼠爷爷告诉鼠弟弟,白露节气来的时候意味着早上有露水了,鼠弟弟没有见过露水呢,晚上他准备了一个盒子,放在草丛里,第二天一早过去找露水,没想到盒子里竟然有一只燕子。这之后鼠弟弟和燕子成了好朋友,他们一起荡秋千、看夕阳,可是有一天,燕子却不见了,鼠爷爷告诉鼠弟弟,白露之后,天气变冷,燕子要到南方过冬了。鼠弟弟很伤心,独自坐在窗前,咚咚咚,窗外是小燕子和她的妈妈,小燕子来告别了。
插图欣赏
推荐理由
《白露》围绕主人公鼠爷爷一家,通过生活故事,在潜移默化中告诉小朋友节令、节气及临近的节日知识和故事。无论是在城里还是在农村生活,我们都是自然的孩子,二十四节气透着我们平常百姓日日生活的气息!白露小贴士★
生活
早晚及时添加衣服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
夜晚卧睡不可贪凉
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度,但夜晚仍会较凉,日夜气温差较大,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明显,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睡卧不可贪凉,所谓“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
食物
梨
梨,清心降火解秋燥。梨具有润燥消风,镇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以缓解“秋燥”,醒酒解毒。生梨性凉,老年人不宜一次吃得过多。
大枣
大枣,宁心安神抗过敏。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除腥祛味、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和贫血,是老年人秋季的补养佳品。
菊花
菊花,去燥润喉防感冒。菊花可疏风平肝,清心除烦,去燥润喉,生津明目,解毒酒,对感冒、头痛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红薯
红薯,预防癌症助排毒。红薯被评价为餐桌上的 食物,它具有预防癌症、防止便秘、减肥的功效,常吃红薯可以延年益寿。
?theend?
记得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