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学答疑王仁杰

一、拳学问答(一)

1、您为什么把此书命名为《大成拳学——拳道启示录》?

答:大成拳学是本门拳学称谓!拳道启示录,拳指拳学;道指内含;启指揭示;示指示意;录即记录!总而言之,本书记录大成拳内在实质和内涵(学术观念),又名《大成拳学阐秘》。

2、您怎样理解大成拳的含义?

答:大指志向远大之意,非唯我之大;成,成就目标;拳,拳学;拳拳服膺;其意为做人就应远大理想远大目标,竭尽全力去追求,铭刻于心。

3、您师承哪些大成拳名师?

答:本人师承王选杰先生,王玉贞女士,于永年先生,何镜平先生,韩星桥先生。王选杰先生是本人授业恩师,是主要师承,同期即学于永平先生。王玉贞老师是选杰先生推荐其而拜师学艺。韩星桥先生是我98年游学时老师,在学艺期即的何镜平先生不同程度传授和指导。

4、有人认为王选杰先生不是王老弟子您有何见解?

答:王选杰先生是授业恩师,即王芗斋先生关门弟子!选杰先生54年和王老学习大成拳,同时即学习李永宗先生杨德茂先生,同时得到姚宗勋先生的指点。后因选杰先生功夫大境,永宗先生希望选杰先生功夫更深入,率其于年拜师王芗斋老先生。为封为关门弟子。王选杰从60年代传播大成拳,直至80年代全国乃至全世界性传播大成拳学,弟子遍及全国及世界各地。由于选杰名气增大,有些人民坐立不安,从书面文章及人后闲言,对王师父人生攻击!但事实就是事实,是用言语或文字所不能改变的,是任何人不能所能撼之,王师是大成拳的旗帜和标志!

5、有人在网上评论王玉贞女士不懂拳术,不会写字,您怎样认为的?

答:王玉贞老师是王芗斋之长女,生活在文承武递的家庭里,王玉贞的母亲有有是文武全能的才女,琴棋书画无一不精,生活在这种家庭里不会写字吗?王玉贞老师16岁时随王芗斋先生上海授拳,耳熏目染,直至见证王芗斋学术由形意拳,到意拳,在到大成拳变革过程。我友大成拳高手刘艳光先生早年随王玉贞老师学站桩!

6、请问于永年先传授内容是什么?

答:于永平老师与张恩彤练功方法是一致!张恩彤在跟王芗斋先生学拳时就住在于老师家!于老师传授功法内容简单介绍一下:两脚平行而立,大约三拳脚距离,坐膀提膝,大小腿夹角大约-度之间,上身正直,臀部下坐,十趾抓地,含胸紧背,腰挺沉腹,双臂曲肘环抱,大小臂夹角大约在度左右,两手之间约三拳远高度与肩齐平。肩撑肘横。十指微撑,腋下有溶球之感。腰挺是关键,为上下左右前后之枢纽,腰不但腰挺而且有上拔之意,使脊椎骨呈正直状态,臀部要内敛,尾椎上提,体会上虚下实之感,横隔肌相应放松,必须头顶项竖,下颚内敛,上下协调一致,有烈马扭疆之势。肩宜下沉,则气血下沉,双臂持枪直竖之意。膝关节定位不定,体会下肢松紧和紧松的预应发力。大式浑元桩由放松活动,紧松活动,连接活动,扽筋活动,牵挂活动等几个阶段训练组成。一、放松活动:有意识放松周身,有助调整神经系统有序性,使其得到充分休息,去拙减僵作用,具体方法可按第四章健身桩要领练习。二、紧松活动,即紧松劲训练,把抽象紧松变成具体训练即可按于老师讲第二随意运动,使不会工作的休息肌与工作肌同时产生紧松转换,利用大脑支配神经而产生紧松,以建立大脑皮层高级神经系统紧松运动,有快速,缓慢,持久三种方法。紧松运动根据肌肉放松的程度而针对训练,上松下紧,根松梢紧,肩松臂紧,身松腿紧等;三、连接活动,连接活动是紧松运中级意念活动,以一个点做中心向两侧延长把端的休息肌有效连接起来呈一松一紧收缩舒放运动,把两端两节以上肌肉群组织起来,同时产生松紧变化。四、扽筋活动,紧松活动高级意念活动,即以一个中心点固定支撑点向另一点辐射产生一紧一松的变化,即有二争力的特点,由点到线,由线到片,由片到面,由面到体的立体松紧训练即肌肉如一。五、牵挂活动,牵挂活动是体内与体外和谐统一的训练,将力量及精神射出体外。以高位扶按桩为例,双脚呈下八站立,坐胯提膝,含胸紧背,双手扶按,设想前方一个目标,利用后脚松紧持续加力,前脚下踩,臀部下坐,把后脚松紧劲延伸到指端与外界目标产生呼应。精神要放大,意念要放长,将精神力量延伸到体外,产生牵挂关系,有极松即有极紧,有极紧则极松,松紧紧松,松紧勿过正。

7、请问韩星桥先学术观点是什么?

答:韩星桥又名韩焦,王芗斋先生早期弟子,中医名家。韩星桥拳学在王芗斋拳学基础大量运用医学、哲学和运动学,来阐述拳学观点,韩氏拳学强调站桩质量,站桩作用,站桩的结构合理性,在桩功产生机能的变化是否有利养生、健身与技击。十分注重拳道运动规律和技击轨迹的合理化,把抽象的东西转为具体训练。其子韩竟辰、韩竟禹、韩竟曾均得其父(韩师)的拳学要义。

8、请问何镜平先生拳学要点是什么?

答:何镜平先生是王芗斋先生晚年弟子,中医世家,国家公务员,现已退休在家,老态龙钟。何先生十分强调松静自然,在极松中求极紧及整体力螺旋变化的运用,在缓动中求速动,力蓄于脚发于指端的拳学思想,其一生指导很多学员,但其弟子共有六位包括本人在内,何镜平老师拳要义都尽传弟子马克伟先生。

9、在您《拳道启示录中》为把浑元桩侧面浑元桩矛盾桩分开论述?侧面浑元桩和矛盾桩不是一个桩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浑元桩有十个阶段训练:一、松静自然;二、独立守神;三、桩法换劲;四、六力归一;五、浑元内争;六、松沉拧裹;七、意力合一;八、筋肉如一;九、松柔裹坠;十、空灵致柔。侧面浑元桩十个阶段:一、放松;二、松整劲;三、六面劲;四、松紧劲;五、开合劲;六、虚实劲;七、动静劲;八、吞吐劲;九、分闭劲;十、螺旋劲。矛盾桩是发力,螺旋劲的深入体认同时体会出力量蓄放即内发力。浑元桩是基础训练,俗称内功修炼求自然松整六面劲。侧面浑元桩是浑元桩深入训练,加大膝膀互争的量,由浑元双重变为单重训练。体会出动静虚实手动,简单地说是争着练,是浑元桩到矛盾桩的过渡功法,浑元桩是常年练习的功法,侧面浑元桩,练习半年至一年可练习矛盾桩。矛盾桩是提着练体会发力,俗话说拎着练。

10、请问托婴桩有什么样的训练程序?

答:托婴桩又称托宝贝桩,其训练步骤有八:一、整体松沉;二、身体梢紧;三、体内老牛筋;四、体外老牛筋;五、身空(柔)头(梢端)重;六、内劲引发。七、筋骨弹射;八、松柔空灵。

11、请问怎样练习小伏虎桩?

答:小伏桩又称浮云桩。小伏桩大致分以下几个部分: 阶段:间架固定;第二阶段:易筋锻骨;第三阶段:内劲外调;第四阶段:预应发力。因有不同状态亦有不同的体会,首先从扶云桩开始,掌心斜向撑按,手若扶按飘云之意;次之撑托桩,双腕拧转徐徐撑出,掌跟凸起,并非单纯撑托,而是双肩撑拧,这种桩态有助于增加梢节分量;再次之勾眉桩(指眉桩),两手食指与双眉产生关系,两手食指与眉宇产生争力,将这种争力延伸到身体每一处,上下正斜叠加;四、小伏虎桩,加大下肢膝胯互争的量,体会下肢预应发力;五、浮云桩,体会精神放大和体会精神空洞无我之境,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 层。

12、请问独立桩的练习是否可提前?

答:不可,独立桩必矛盾桩以后练习,具备周身整劲后,方可练习,独立桩不是练习腿的力量,同样也是周身整体力量的体认,是整体到局部的体认。

13、请问大成拳有四大桩之说是指哪四大大桩?

答:矛盾桩、托婴桩、浮云桩、抓球桩,矛盾桩是内发力(穿透力);托婴桩是蓄放发力(掷发力);浮云桩是预应发力(腿发力)抓球桩是提高发力质量加强梢节分量。

14、请问摸劲试力和变劲试力有什么不同?

答:摸劲和变劲本身都是摸劲的的形式。摸劲试力合基础试力以斜正开合为原理,斜正互摧,为变劲奠定基础。变劲试力又称螺旋试力即劲力变化的体认,是横劲立劲坚劲,三劲叠加互切而形式螺旋爆炸力。两者相辅相成,摸劲试力的不好导致变劲试力不佳。

15、如何分辨试力种类和形态?

答:试力由本位试力和意念试力构成。从形态来分有常规试力,阻力试力,单操试力,推手试力。力的性质来讲有摸功试力和变劲试力。

16、步法训练程序如何?

答:没有所谓的程序,根据实际情况而。首先练习摩擦步,有一定基础后就要练习高位摩擦步提高身体的平衡性,有了平衡的能力后就要将步子放长加强夺位能力的培养即大式摩擦步。加强方向角度选练变位步法如三角步、蛇行步、鸡形步十字步等。在练习单操时,可配合应变步法和实用步法。总之,根据来练功实际情况及步法规律进行选择练习,切勿贪多,多少无成,主要体会运动轨迹和规律。

17、试声和发力是否可以同时练?

答:试声和发力的训练有着不同的阶段和侧重。不要意于练习试声和发力。试声在气贯周身时自感周气血气腾腾时,则于练习试声,不可嚎音硬喊,切记切记。在试声有基础后,试着练习劲力爆发。, 发声与发力结合而练,以期达到声力并发。

18、为何思在单操中都引用“绝”字做每组拳法的披头?

答:绝是指果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速断速绝之意。

19、请问如何选练单操?

答:在站桩、试力走步有一定后先体认五行拳,其次根据练功力的摸劲状态而选练单操,如把上下劲摸得笃实时,择选练分拳,劈拳,坚切锤,反背锤等以此类推。

20、请问大成拳腿法如何练习和应用?

答:大成拳腿法是建立在步法基础上习练体认。无步不成踢。在应用时,要以相应的拳法和手法,配腿击术,即选杰先生明拳暗腿。

21.请问扶按试力和神龟出水有什么关系?

答:扶按试力在 空间练纵横起伏,有助于开肩胯和脊椎骨节节放开,使脊椎伸缩量加大,同时为神龟出水奠定基础,神龟出水在大式扶按试力的起伏增加立向螺旋和左右摇闪,及前后动荡形成立体螺旋。

22、请问我在作发力时为什么大脑会产生震动和头晕现象?

答:这个问题太普及了,这是头部失去上顶之力所造成的,如果发力时发现甩头或摇晃,那么问题出现站桩和试力功法,上下劲不足不通,所以在任何功法头部向上顶之意,犹如烈马细丝僵,加强虚领顶劲的训练。

23、我请问我在练习发力时候,可是作用在对方上身上无效果,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造成这个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1.形不整在发力时要做到形不破体力不出尖。2.整体协调力差上下左右不协调。3.周身松紧劲差,无法将下肢松紧劲传递到梢端,而是上半身局部式整体力,腰胯不能合一。4.周身六面劲在桩功试力和空发力均整,在碰到实物时,松紧不得当,脚下摩擦力启动频率较慢。5.缺乏阻发力训练。6.缺乏搭手训练,在搭手变化中体认发力的机会。7.精神紧张。8.意力不合一。意即是力,力即是意。综合以上的原因,因加以克服纠正,其次增加朴树训练,朴颠板训阻发力的,实物松紧劲训练,练拳永远不是一人的事,练到一定火候必双人实操,体内与体外统一,物我相争,敌我相抗。。神形意气力法是否高度统一,即神不外溢,意不露形,形不破体,力不出尖,气贯周身,法合自然。

24、推手和断手有什么关系?

答:推手又称搭手、打手、揉手、盘手,是我国国术独有训练方式,属双人操练的功法,是处理双人接触搭接手变化。断手又称作技击、散手、交手、实作、实战,是徒手搏击,没有固定方法,以无规则方式随机应变,待机而作推手与断手是互补关系,当推手代替不了断手,断手也取替推手,要推搭合一,方是大成拳技击术。推手是断手的基础又是断手的补充和提高,断手是推手之果,推手是断手之因。

25、请问技击中核心因素是什么?

答:应感!应感是作拳中至胜的关键,由心理和生理两方面构成。应感包括站位调整能力,作拳得机得势的能力,应敌得手能力,作人的动手能力,具备以上几点才能做到临时发力,一击必杀,一触即发。谁作拳应感能力强,谁就只能占有主动攻击地位,随时可以做到二次有效击打。在大成拳中应感较强有和振威、张宝琛、王尚文、于鸿坤、王全胜、宋琰琪、王建民等实作通家。

26、如何练习断手?

答:不要盲目强练断手,一则无意义,二则养式不良习惯,形成恶性的条件发射。练习断手应以下几点:1.制定详细计划。每个单操发力练多少次,多少分钟!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如何配备!那里出问题要及时纠正加以补充。2.不要刻意片面地强调“只求神意足,不求形骸似”。要做到神形意力统一。动作要标准到位,是否在运动中保持自然松整力,在虚实动静中六面力是否不失!3.针对训练,比如炮拳击打的目标,对方在静态打在什么位置上,对方在动态能打在什么位置上,如果对方左闪右侧直线的炮拳和弧线圈锤换频率是否快捷,如果对方左侧右闪动,炮等是否能转化掸手!。再如我用转换脚抽鞭对方右腿,在静态能打在那个点上!那么他在进步动态打在哪个点上!虽然是同一点,在动态和静态有什么虚实的不同!等等系列问题要针对行训练。4.神意要充足,做到肉体和心灵的完美结合。总之,在断手合理地将站位、作用力、反作用力、方向、角度、时间、空间、打击落点综合而为之,利用虚实动静的变化达到制人而不制人的目的。

27、请问在技击断手时以哪个几个方面为主?

答:一、精神;二、功力;三、技术;四、准确度;五、打击落点。同时注意位置、角度、方向、时间、空间、时机的变化。

28、请问王选杰先生弟子众多您认为哪些拳威而且为大成拳传播做出突出贡献?

答:恩师众弟子有早期的和振威、张宝琛、王一俊,中期的于鸿坤、王尚文、李成华、霍金来、胥荣东、宋琰琪、王健民、王全胜、公茂安还有王红宇,其中和振威、张宝琛、王尚文、于鸿坤、胥荣东不仅在国内传播大成拳而且被国外权威邀请在国际分围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大成拳。

29、请问您对“大弟子”“衣钵弟子”“关门弟子”这些称谓怎样理解?

答:大弟子即老师 学生,这是中国传统称呼,不足为奇!“衣钵弟子”是老师对学术继承人的认可与定位,“关门弟子”是老师封山对 弟子的定位,不过什么事都没有 的,大成拳从开山以来没有掌门之说!

30、请问认为师徒这种关系?

答:师者传道授业解态也!,学者更应学其而悟,悟而更知深学,不要锋芒毕露,应以人格、德智、修养为重,反之得而无德,必失也!“习拳即入门首要尊师亲尚友需重义武德更谨尊。

31、请问现在学习武术人还欠缺什么?

答:现在习武之人求学精神可佳!总喜欢听悬的!听闲的!不去务实操作,反而把时间浪费了,功夫没有成就,反而怀疑老师人格和学术存什么问题!当然有些拳学传播也存在着“不务实”和“无其实”的问题。

32、请问您的《拳道启示录》参考何书?

答:不曾参考任何著作,只是按恩师传授内容而记录相应参考了大成拳论、运动学;运动力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医学。

33、请问您《拳道启示录》是哪位先生传授的内容?

答:本书所记录均为恩师王选杰先生所传授的功法内容。

34、请问现在流传的大成拳有求松的,有求紧的?您认哪种对?

答:大成拳学是矛盾学术观,松紧开合虚实高效均在其中,不可能有单纯的松或单纯的紧,松紧紧松,松紧勿过正;虚实实虚,虚实得中平。

35、请问大成拳流传杂乱无章,这种体会导到大成拳失传失真吗?

答:失传不可能!失真会发生的。现在很多人以商业性为目的传播大成拳。形成了一种气候,教拳的人越来越多,造成学术断层现象,还有缺乏品质和修养,误人子弟。于鸿坤师兄说:“现在有些教拳的人不懂就编,编完就说是真传!”这样下去失真还是有可能的。

36、请问大成拳有什么训练程序?大致分几个阶段?

答:大成拳“七妙法门”不是训练程序,只不过是七步功法而已!在大成拳体系中,不可能“七步功法”顺序练习,而是按松紧、虚实,动静之法错综配备功法内容而进行训练。大成拳训练根据运动规律和力的属性而依次体认,由舒缓、舒展、松柔、松整、松沉、刚键、圆活、轻灵几个阶段构成,环环相扣。

37、请问大成拳有筋骨训练吗?

答:有,但不是外界流传那些筋骨训练,是在内争作用下肌体产生松紧变化的一种肌体效应,但不能长时间的争有损于身体健康。筋骨锻炼不是大成拳独有,八卦拳、太极拳、形意拳、少林拳皆有之,体育运动任何都有筋骨的训练,只词汇不同而已。

38、请王芗斋先生早期有龙虎二法,为什么现在大成拳没有呢?

答:龙虎二法是意拳阶段功法。龙法已演变成了神龟出水、波浪试力、大龙形、小龙形、龙形刀手、单刀手、双手刀手、乌龙卷臂、乌龙搅臂。而虎形演变成虎扑、虎托、虎按、虎形刀手。龙形有上下左右前后旋转之螺旋力,虎形有前纵之刹车力。

39、请问什么是意念?意念有什么作用?

答:以物体运动能力做基础反复表象的思维,这思维有助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这种思维就是意念。 阶段意念,有助于身体放松提高精神集中;第二阶段的意念校正自我形体间架作用;第三阶段意念,意即力,力即意。

40、请问大成拳不是不赞成拍打吗?您的《拳道启示录》中还有排打训练呢?

答:对,大成拳不赞成拍,拍打利用实物来进行对身体拍打增强抗击能力,以达到作拳脚击打的适应性,这种训练利用外物伤死神末梢增强肌体的抗击性。而大成拳是提高神经末梢的触觉灵敏度,故有“切莫习拍打,天然本能,皮肉徒受苦,更无拳意义”!而排打是大成拳对抗击训练,有排打和接拳两种训练。排打自我排击训练由点到线到片到面的步骤,修习方式根据功力大小,控制自我击打力度由轻至重进行习练。因为人体结构是柔软的但而且力富有弹性。

41、请问大成拳主要身法有哪些?

答:大成拳身法主要摇、闪、侧、云、潜。摇法来源摇旋试力、波浪试力、刀挂试力;闪法来源磨盘试力;侧法来源钩锉试力、风帆试力、刀挂试力;云法来源云手试力;潜法来源于波浪试力、金龟出水试力,此外还有扬身法,缩身法和及折叠身法等。

42、请问传统武术有八法之说,大成拳有何八法?

答:八卦掌八法:有推、托、代、领、搬、扣、披、截、总计六十四法。太极拳八法:有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形意拳八法:有顶、扣、圆、毒、抱、垂、曲、挺,每法中有三法共计二十四法。大成拳八法有提、顿、吞、吐、沉、托、分、闭,大成拳八法矛盾力转换而应用。

43、请问您在《拳道启示录》兵器为什么只有练而无用法?

答:大成拳兵器的好坏取决与拳道劲力的修为,拳成兵器就。用法落于书面上,充其量是训练模式,而非真实是运用,兵器必须有名师指点,反之拳与兵刃则脱节。

44、请问练拳要具备哪些素质?

答:拳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把拳功练神明阶段确是不容易,如果具备以下几点则不难登堂入室!一、文化修养;二,文学素养;三、知识氛围;四、学识宽广;五、思想意识;六、思想品德;七、身体素质;八、环境熏陶。

45、请问您在学术上提倡八知,有哪八知,有什么意义?

答:有知敬、知止、知勤、知学、知德、知耻、知义、知行。知敬者敬师敬己敬友敬业;知止者点到为止,量力而行;知勤者勤能补拙;知学者学而习之方为悟;知德者道德品质即做人标准,人品即拳品,拳品即人品;知义者明白拳学与做人的意义;知耻者,言行一致,不做妄论,知耻而后行;知行,行之必果,知行合一。

46、请问实作要点是什么?

答:实作即实际作拳的能力,又称断手。必须具备以下几点:一、站桩试力走步发力操拳的实力;二、应敌时应感能力;三、作得时机得势的能力,四、作拳时动手能力,五、作拳时得动手能力,六、应敌的适应能力,七、劲力变化能力,八、动作调整能力,九、进击路线变换能力,十、被动时接手能力。王选杰先生将实作总结如下:“双方交手、气势当先、欲接未触、体态安然、间架得当、稳准狠严,力撑八方、灵机内含、得机得势、进退截拦、何须招法、本能自然”。

47、请问大成拳和截拳道都富有实践能力,他们有什么本质上不同?

答:大成拳王芗斋先生创立,注重本能的发挥与运用,以自然真劲为宗。截拳道由李小龙创造,注重体能和肌肉的爆发力的运用。前者重精神、重意感、重自然力修炼先天之力的运用,后者注重方法重体能而后天本力的运用。

48、练习大成拳是否可以加强跑步、跳绳和游泳运动?

答:可以,这些专项体育运动不违背生理规律运动,跑步可增加体质和肺活量。跳绳能增加身体与地面的摩擦,增强腿部弹性和整体节奏感。游泳可增加肌肉膨胀弹性以及在增强换气的能力,三项运动并非拙力运动,必须劳逸结合,但不能超强度超负荷。

49、有人将肌肉放长和筋腱拉伸作为秘传,.您是怎样理解?

答:肌肉放长和筋腱拉伸并非所谓的秘传,只是现代人武术部分训练的称谓。静态运动在运动学成等张运动,动态运动在运动学等长运动。

50、您创立乾坤武道于大成拳有什么不同?

答:大成拳是王选杰老师传授于我,乾坤武道以大成拳劲力为主,吸收现代搏击理念的集晶,古典与前卫,传统与现在的结果。乾坤武道是一种概念是一种理念。乾坤武道是矛盾关的重组。

请长按下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sttga.com/afhhy/198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