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

哪家白癜风能治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白露词解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阳达黄经度,于公历9月7-9日交节。白露是一个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是秋季由闷热转向凉爽的转折点。进入白露节气后,夏季风逐步被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分批南下,往往带来一定范围的降温幅度。

白露诗句

《白露》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白露三候

一候“鸿雁来”

白露节气后已经快要进入深秋了,鸿雁纷纷由北向南迁徙,寻求温暖的过冬场地。

二候“玄鸟归”

玄鸟也就是燕子,燕子在春分的时候来到北方,深秋之后就该飞走了。

三候“群鸟养羞”

“羞”同"馐”,是一个通假字,有美食的含义,到了白露节气,天气开始进入深秋,动物感知到了季节变化,开始贮备粮食,准备过冬食物。

白露习俗

祭禹王

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为 ,历时一周。

推燕车

在山东省郯城县民间有“白露到,娃娃推着燕车跑”的传统习俗,家家制作能发出悦耳声响的小燕车,孩子们推着燕车跑步御寒,可增强体质。

“十样白”

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滋补身体。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

白露饮食

白露茶

白露后秋分前采摘的茶叶叫白露茶。老南京人十分青睐“白露茶”。白露前后正是茶树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白露茶截取的是天地由暖变凉阶段的自然力量。

喝白露酒

苏南和浙江有自酿白露酒的习俗,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用以待客,又称“白露米酒”。这种酒温中含热,有利于寒气的散发。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来逐渐消失。

吃番薯

在文成,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中医学认为,红薯味甘性平,补脾益气。《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

白露养生

滋阴润肺防秋燥

白露时节,秋燥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常会出现口咽干苦、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的现象,可多吃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另外,若口燥咽干、干咳痰少,可用麦冬、菊花、沙参泡茶喝。

饮食以滋阴润肺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日常饮食中,应增加对芝麻、蜂蜜、枇杷、西红柿、百合、乌梅等柔润食物的摄入,以益胃、养肺、生津。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秋吃早粥减苦增辛

白露节气,人容易出现脾胃虚弱、消化差的症状,抵抗力也有所下降。这个时节多吃点温热的、有补养作用的粥食,既能治秋凉,又能防秋燥,对健康大有裨益。

秋季进补首推汤粥,如贝母梨汤、百合粥、冰糖银耳汤等,不但易消化吸收,还能养阴润燥。

此时饮食宜减苦增辛,以养心肝脾胃,进食不宜过饱以免增加我们肠胃的负担,导致胃肠疾病。

白露身勿露不可贪凉

这时天气冷暖多变,早晚温差较大,应该及时添衣加被。睡卧不可贪凉,以免夜里的寒凉之气侵入机体,损伤人体的阳气,诱发疾病。过分贪食寒凉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禁忌。饮食上要尽量避免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

泡脚搓耳退鼻梁

#泡脚:白露过后,应注意脚部保暖,建议大家常泡脚,泡到身体微微发热 ,有助于护好人体阳气。

#搓耳:在泡脚的同时,可以搓搓双耳,直到发热即可。肾开窍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区,联系着全身每一个器官,经常搓揉耳朵是很好的养生方法。

#推鼻梁:推擦鼻梁有助于扩展鼻腔,通畅呼吸道,对呼吸系统健康有益。用食指指面由鼻尖向鼻根反复推按,每次推20~30次。

白露食谱

凉拌苦瓜

原料:新鲜苦瓜克,葱花、姜末、精盐、味精、酱油、香油各适量。

做法:新鲜苦瓜洗净,去籽,用水浸泡3分钟,切成细丝,拌入葱花、姜末、精盐、味精、酱油、香油,调均匀即成。

功效:清肝泻火、降压降脂。适用于糖尿病偏于胃阴虚有热者

烩双菇

原料:罐头蘑菇克(或鲜蘑菇克)、香菇50克、精盐6克,植物油50克,味精、白糖少许,淀粉适量。

做法:香菇用开水浸发半小时捞出,挤干水,去蒂洗净,泡香菇水留用。把香菇倒入烧热的植物油锅内煸炒一分钟,投入罐头里的蘑菇与水,泡香菇水、盐、白糖,待汤汁微沸时,勾芡,调入味精。

功效:补气益胃,降低血脂、血糖。适用于老年体弱,久病气虚。

银耳山药羹

原料:白扁豆30g、银耳30g、山药g、白糖少许。

做法:白扁豆晒干或烘干,碾末备用,银耳温水泡发后切丝,山药洗净切片,将山药、银耳同如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20分钟,加入白扁豆末,继续煨煮30分钟,煮成羹状即可。

功效:养阴生津、健脾和胃。适用于脾胃阴虚者。

作者:陈慧余

指导老师:郑慧芝

编辑排版:陈慧余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大学生记者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sttga.com/afhhy/205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