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花榭詩詞
端午特輯
——總第五十六期
聽花傳語
本期编辑
收稿:漢子
圖文:林看雲
校對:拈花微笑
截止端午日
共收48人詩詞作品49首。
聽花榭
过端午
01
紙上散步
端午天問無言勒九歌,沉湘不改舊山河。芝蘭到底空遺矢,濠濮居然好放鵝。慣是明珠傷薏苡,劇憐蕭艾著宮鞾。江花夾岸芳魂老,賸聽逄逄動起波。
02
省吾
端午菖蒲艾葉又今朝。蹌步江干酒未消。香遠仍誰求蕙芷。秦深何處得寬饒。巖崖浩渺雲封樹。夜氣冥迷雨打蕉。如此山河休放眼。免教涕淚助生潮。
03
仲雍胄胤
戊戌端陽地中海畔懷屈原地中海岸客逡巡,不見龍舟渡遠津。端午每思家國事,青衫難得自由身。綠蓑披老嗟漁父,香粽隨波祭楚臣。瓦釜鳴雷今復烈,廟堂赫赫列荊榛。
04
朱照之
端陽菖蒲酒裏知無用,怊悵孤臣枉自嗟。莫問人間誰與弔,苦心猶有白蟾花。
05
楚家冲
次鄧師《端午》同題韻周星寥落倚軒窗,重誦騷章用楚腔。淚水蒼茫遠郢地,艾香馥郁舊鄉邦。群昏噩噩今猶睡,孤憤離離世未降。端午年來縈一念,不堪天問吊湘江。
06
曝芹廬
楊柳湖端午詩會有感佳期重五韻飛揚,聊借詩心赴異鄉。楊柳村頭新誦讀,古民居裏舊時光。耳邊我惜懷沙客,眼下誰開醫國方。生者難榮死後貴,泱泱華夏一層傷。
07
木樨
端午感懷楚客懷蘭浦,湘靈祭斷魂。香蒲聊泛酒,碧艾且懸門。粽裹團新雪,詩吟付舊樽。屛前憑弔者,幾个過江村。
08
鄧世廣
端午弔屈幾曾幻想做同窗,識取諛歌非楚腔。俱信無錢難役鬼,胡云多故可興邦。酒中夢死人先闊,世外逃秦我不降。若問平生未償願,也思試跳汨羅江。*湘籍小友李君,有別業在屈子祠畔,多次邀約一遊,吾乃笑諾:“我會遊泳,一定跳一次汨羅江。”
09
宋彩霞
謁屈原清名怎不與雲齊?烈魄千年見也稀。每展離騷光奪目,頻吟天問淚霑衣。浮雲蔽日多成血,疾電攜雷未入幃。難挽狂瀾惟一死,怕看沉陸沒千扉。影搖湘水魚龍亂,腸斷南天鼓角微。秋菊英殘請誰採,蕙蘭花發有鶯飛。已愁波浪無清濁,幸喜汗青明是非。且聽舟橈喧競渡,菰蒲渺渺說芳菲。
10
橫道子
近端陽有感亂花欲盡正如荼,浮世紛紜歎德孤。萬马縱横歸武庫。千章榮謝祭文樞。已聞戲子誇鮮肉,猶見詞宗課女徒。更近端陽思楚魄,一江清氣到冰壺。
11
蘇萊曼
柔兆涒灘端午有懷劫歷紅羊不死身,餘年未許寫偷春。宗流百姓淪芻狗,魂待重招慰故人。江底有碑誰墮淚,雲中無使自蒙塵。惟其路遠向天接,天道好還還必伸。
12
風中飛羽
定風波?午日廚下氤氳角黍香,雙兒紛鬧欲先嘗。纔綰彩絲爭又散,拍案,山妻怒目似金剛。小院橊花紅勝火,時墮,清風共我滿庭芳。艾酒淺斟何用醉,得味,北窗高臥夢悠長。
13
紫荷
高陽臺?重午獨對空蒙,時聞滴瀝,樓闌無語長憑。歲歲端陽,為觀競渡傾城。靈均故里人如沸,秭歸江、浪捲龍騰。卻難禁、簫鼓山喧,翠黛愁凝。今朝不往歡遊處,祗門簪蒲艾,酒酹玄冥。楚些騷魂,奈何招返難能。千年病醉成殘劫,倩阿誰、解得狂酲。怕思量,萬感回腸,百結心旌。
14
獨笑樓
端午橊花似火煥晴光,艾葉香縈米粽香。研盡硃砂空畫虎,人間難覓闢邪方。
15
酎泉春水
戊戌端午雜思屈子千秋後,誰來唱楚歌。樓臺弦管亂,口舌是非多。遮醜頻更面,攀花便著魔。汨羅江中水,何以起清波。
16
廖國華
讀《國殤》抒感竟假風雷起霸才,森嚴金帳接雲垓。旌旗陣擁威靈捲,車轂聲凄玉石摧。國事蜩螗原有恨,生靈猿鶴忍成灰。楚歌一曲通天闕,之死靡他氣不頽。
17
水城楓葉
端午山河寄天問,求索到如今。千古悲歌事,江波烈士心。
18
周清溪
南鄉子 睡眼讀離騷。欲寄迷離千歲遙。香草美人長在否,妖嬈。自古風流歸寂寥。鵬翼直須高。不向疏籬弄小巢。抱死投江心未悔,滔滔。身化魚龍逐遠潮。
19
安全東
端午即吟龍舟角黍酒兼詩,明月湘娥吊豈知。君看年年汨羅水,招魂不特爲相思。
20
蝴蝶莊生
端午應景急槳齊心鼓手催,年年相似捲雷來。汨羅吞卻堅貞去,縱有龍舟喚不回。又不投香粽入橫波,箬葉青青枉自多。龍界而今金作祟,錙銖安可賄魚鼉。
21
傲岸泉石
戊戌端午感懷雄黃糯粽助宵興,觴詠離騷感慨增。自古江山歸聖主,從來水月屬閑僧。榮華灼灼娼優殿,風雨瀟瀟屈子陵。家國精神應有繼,傳聞奬授范冰冰。
22
空山
戊戌端陽祭屈何事牢縈一縷煙,黑甜香裏正忘年。蒸黎早已無歌哭,伊甸何如賦逝川。恍惚無疑鞭石業,涵渾能鑄指雲篇。怨沈恨引書生淚,空有文章載滿船。
23
東柳軒主
蕭唐王諸君與李公聚梅崖有寄客來時節近端陽,當是菖蒲分外香。何況佳人能潑墨,更兼蕭史善調商。初驚飛瀑聽雄邁,莫嘆停雲聚渺茫。縱使風神催又去,此情不絶自成章。
24
陳仁德
端陽前二日雅集南岸遊游樂園以為詩人節之慶賦此以記名園蹲踞近南山,佳日珍饈滿玉盤。一角亭臺依水立,萬家燈火隔江看。唏噓屈子餘孤憤,浩蕩靈修引感嘆。芳草直為蕭艾也,問誰樹蕙復滋蘭。
25
陸壓道人
讀各微刊端午詩千里沅湘共比鄰,但從心底弔靈均。已催十万生花筆,看冩騷壇爛漫春。
26
蕭雨涵
偕雲樺伉儷秀寧子蘭女史遊梅崖方壺真境界,蒼翠掩人家。崖積前宵雨,詩裁半夏瓜。松巖鼯落果,蘆渚鶴錐沙。酣悸長橋索,浮嵐點暮鴉。
27
邢哲夫
減字木蘭花?端午湘皋遺恨,故國瀟瀟雨作陣。誰捲風濤,擊鼓江中怒似潮。詩人其萎,蘭蕙無根空落蕊。一綫中華,九逝離魂何處家。
28
寧靜
浣溪沙?端午嵌佟紹弼“蒲粽聊分童稚鬧”句入詞。暫借魚人百尺船,臨風酹酒祭芳蘭。招魂黎庶汨羅前。蒲粽聊分童稚鬧,艾符當避眾邪纏。生生一念兩千年。
29
亂山隱者
浣溪沙?戊戌端陽艾葉懸門角黍香。橊紅蒲綠滿池塘。一年一度又端陽。
此日椒漿酬屈子,當年香火祭温王。可憐舊俗俱微茫。清光緒《永嘉縣誌》:“忠靖王廟,在華蓋山下,明洪武初建,嘉靖三十四年燬,三十七年重建,於五月五日致祭。”按明宋濂《温忠靖王廟碑》所記,王姓温,名瓊,字永清,平陽人。
30
丁小玲
重五詩逢重五便凝霜,寫上青天更幾行。沅芷澧蘭香杳渺,賈生宋子哭蒼凉。蒲仍蒲矣鬱孤憤,歌復歌兮續九章。宛轉汩罗無限意,龍舟角黍寄滄浪。
31
深南
以為佩獨立江天迥,茫茫夜幕垂。引裾堪悖異,濯足豈同隨。散櫟支堂廟,幽蘭發水湄。流亡嗟曩者,疴疾喟今誰。浪自鯨吞駭,堤猶蟻附危。燃臍安拔薤,刺舌莫憂葵。私黨行無忌,公知語不為。招魂何處是,千載共餘悲。
32
張五龍
戊戌端午有感時事紛紜世事假耶真?每度端陽吊直臣。伍忠諫主頭悬恨,屈潔投江衆嫉因。舉國昏沉醒勇士,满屏娱戲説精神。千古艱難惟一怒,此生愧作讀書人。
33
休休子
與老父憶及家鄉端午舊俗嘗新麥而非粽子明日是端陽,堪將包子嘗。農民無識見,只曉接靑黃。
34
柳五
端午漢江雨色正霏微,翻手風雲止一揮。詩賦身前費點校,祭儀劫後易乖違。瓊宮良晤情方熱,赤海新盟事已非。不見懷沙真烈士,空傳急槳去如飛。
35
一葉舟
端午値班戲贈海內詩友又到傷心端午天,熒屛盡是淚斑斑。靈均自有諸君哭,我在公門身不閑。
36
閑敲棋子
臨江仙?屈原萬古高風今未歇,悠悠又是千年。嵯峨峭骨自狂狷,忠魂何處去,投向汩羅邊。
世事從來無定數,癡心何問蒼天。空為永夜寫靑編,楚王唯好夢,豈會置燈前。
37
危闌獨倚
端午偶思龍舟攜艾葉,飄到汨羅江。千古離騷客,一朝風雅邦。大夫空有志,仁者竟無腔。不嘆晴明晚,秭歸魂已降。
38
曹陽
卜算子?粽子糯米瀝清泉,纖手舒蘆葉。繩彩穿纏九子成,相贈端陽節。百姓食為天,屈子追高潔。不使人間盛世饑,一擲江心月。
39
抱樸書生
戊戌端陽隨筆端午閒無事,槐陰度日長。臨風熏艾草,除穢憶蘭湯。節士空寥落,時人自薄涼。番思龍棹曲,應未出瀟湘。
40
謝郞
思美人南風起兮黍香飄,思美人兮意正遙。歎離騷之蹇落兮,悵天問之寂且寥。何哀郢之情難抑兮,亦懷沙之恨莫消。世混沌哉惜往日,道不行兮悲迴風。懷孤忠兮無人解,秉懿德兮孰與同。徒奔走而徂徂兮,抱寸懷以悾悾。哀吾生之有限兮,怨厄難之無窮。嗟哉。昔賈生之哀鵩兮,亦時命之莫許。傷遲暮兮物已非,懷大志兮運猶俎。縱吾意兮江湖,空寄情兮佳侶。時哉時哉倘不我予,客兮客兮將之何處去。嗚呼,天意如是,吾甯歸欤?
41
張慶輝
戊戌端午前一日過雲南陸軍講武堂帝州風雨又蒼蒼,思舊來看演武場。北極披袍誰猝急。南疆舉義昔賁張。號封今已寒蟬噤,天怒何堪楚劍亡。最是雄詞刊壁滿,鏗鏗猶自説重光。
42
劉夢芙
水龍吟·戊戌重午懷屈兼悼變法死難之士九天閶闔雲深,幾人披髮峰頭叫。涉江長憶,騷魂何處,閬風高蹈。虎豹關嚴,茝蘭芳變,百年空悼。問向誰可示,崑崙肝膽,蒼穹下,横刀笑。
又是橊花開了。吐紅英、满園霞耀。英雄血灑,精靈化此,低徊憑弔。兒戲龍舟,任他妝點,承平新貌。但重吟楚些,孤牕睨世,有芬馨抱。
注譚嗣同詩:"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膽两崑崙。"
43
周清溪
西江月·戊戌端陽欲雨欲晴雲過,微凉微暖風來。葵花橊火不成哀,一束門前蒿艾。生死誰知身後,魚龍自逐天涯。粽香縱遠事難排,誰領江山百代。
44
山林野老
弔三閭大夫插艾端陽近,臨淵想逐臣。懷沙悲弱楚,哀郢憤強秦。七諫招隱士,九歌思美人。行吟終不去,掬水弔靈均。
45
郭定乾
端午栀花如雪壓東墙,莭近端陽亦感傷。畢世幾人哀屈子,普天唯说粽飄香。
46
漢子
端午節前就崔永元怒懟某明星獲“國家精神造就者榮譽”有寄並非試鏡頂峨冠,四座歡呼腦未殘。價値還原金本色,精神變異自無端。全民娛樂風橫掃,偶像追攀輩順延。莫道國中無諤諤,有人卓立在江干。
47
林看雲
端午逢雨
幽居不問事,高臥遠囂塵。
點滴窗前樂,氤氳筆下春。
驅蟲門插艾,食粽口生津。
猶有千年憶,濯纓憐楚人。
48
林丫頭
題重五自制茶油煎餅一勺秋霜白玉傾,廿橋明月帶香烹。
張張韻斂丹青意,獨味休將楚客驚。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據《荊楚歲時記》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 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端陽節”。
此外端午節還稱“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等。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因屈原於此日投江而死,故端午又稱詩人節。
-百度百科
往期精彩
▲聽花榭清夜集▲聽花榭第53期社課
▲聽花榭母親節特輯
▲聽花榭桑梓集
▲聽花榭之聽花集
▲聽花榭戊戌清明特輯
▲聽花榭曉夢集
▲聽花榭春分特輯
▲聼花榭青柑集
▲不一樣的煙火,聽花榭里的女史們
▲聽花榭戊戌元宵節詩詞特輯
▲聽花榭戊戌新春特輯
▲聽花榭歲暮云歸集
▲聽花榭不知殘臘即春朝
▲聽花榭歲杪集
聽花榭團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