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港迎王祭典绕境时,信众会在篮子放入全家的纸人替身,康豹表示这是「让社区的不幸、家庭的不幸,透过三年一次的烧王船仪式来解决」。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全球新冠病毒疫情仍然持续发烧,从人类历史来看,瘟疫始终与社会群聚生活相左右。欧洲先后多次发生俗称黑死病的鼠疫,造成大半人口死亡;19世纪中叶,清末开港通商,随着外国船只进港,也让鼠疫与霍乱等传染病入侵传播,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康豹苦笑这是「开港通殇」。而现代国际交通发达便捷,更是快速酿成全球性的瘟疫灾难。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康豹,举古今中外疫病之例,畅谈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宗教相同的寄托。图片来源:大爱电视提供。
鞭笞、忏悔,是人类面对疾病肆虐时的宗教模式
对抗疫病时,人类并非完全无知。若对照现今各国疫情严重时,采取的隔离与封城方式,其实自古有之。中古世纪鼠疫流行时,欧洲人民同样十分害怕传染,会戴上鸟嘴型的面具口罩,政府规定染病者需要在家里待40天,门口画一个红色十字架,禁止出门,饮食也是外送。过了40天如果没发病才能出门,然后在门口画上白色十字架来区别。
在科学尚未昌明之前,人类面临重大灾祸或瘟疫时,总是透过宗教来解决问题。早期西方社会甚至有归咎于巫婆或女巫的信仰迷思,以火刑烧死这些代罪羔羊。虔诚的信徒不但背着十字架,还会自笞鞭打赎罪,以求上帝赦免。而台湾的王爷信仰,也有类似的宗教忏悔行为与仪式。例如「举枷」扮犯人,在王醮祭典期间,跟着王爷神轿一起走三天三夜,也是为了赎罪,以除去家人或自己的病痛。此外,还有透过「祭改」,消灾除厄。最特别的是屏东东港的王爷庙东隆宫,还有许多人闻名前往「讨打」,以责杖惩罚仪式来求得改运。
台湾俗谚「三月疯妈祖,四月王爷生」,道出台湾民间两大神祇信仰的重要性。王爷是什么样的神明?居住在台湾的老百姓可能都未必清楚。来自美国的康豹一头栽入台湾民间庙会,研究宗教信仰超过20年,他认为宗教并非全然迷信,而是民众过日子的仰赖,尤其是王爷信仰和西方传统的神判仪式与受难仪式类似,一旦遭遇像瘟疫一样的灾祸时,成为安定民心、获得救赎的管道,也是处理社会问题的重要方式。
从不多的历史文献如《台湾府志》记载,王爷信仰的烧王船送瘟仪式,从清朝初期便已开始,到了日据时期,也是将王爷视为瘟神,可守境安民、祛瘟除疫。东港迎王祭典绕境时,会选择曾经发生过不幸事件的地区,例如车祸、自杀、意外,让画着脸谱的「魔鬼特攻队」由八家将、五毒大帝等阵头,赶走这些地方的厉鬼和灾祸。康豹形容,这就像是「地狱的警察」。
王船绕境最后一天,信众除了膜拜,还准备一个篮子,里面放着全家的纸人替身,拜完后就一起烧掉。康豹表示这是「让社区的不幸、家庭的不幸,透过三年一次的烧王船仪式来解决」。烧王船是整个迎王平安祭典的最高潮,此外还会举行「和瘟」仪式,不是祛瘟,而是要与瘟疫和平相处,请老天爷赦罪。由道士来发一个天赦符命,然后贴在船帆上,与王船一起烧掉,达到净化功能。
庙会、绕境、驱鬼
相较欧洲,台湾现代并未发生过严重的大瘟疫,即使年的SARS,也没有造成大规模感染死亡,为何还会举行这些王爷祭典仪式?康豹以英国人类学家特纳(VictorTurner)提出的「受难仪式」概念来理解,其实这是在回顾当地的悲情、驱逐不平安、以及面对自己的痛苦。也就是表面上处理天灾人祸,实际上是在处理社会问题。就像许多宗教审判,强调天堂与地狱,要人忏悔罪过。在台湾就是由城隍爷、东岳大帝、大众爷、地藏王菩萨等主宰地狱司法神明的宫庙来施行,具有「神判仪式」的教化功能。
以台北的霞海城隍庙为例,当年因为大稻埕的茶商致富,所以酬神谢恩,但其实是开港通商后,大稻埕一再发生鼠疫,于是请神明代天巡守,白天绕境,晚上暗访,由七爷八爷驱鬼。虽然自年日本据台后,几乎全面禁止庙会活动,但后来鼠疫爆发,日本在台总督府以公共卫生方法处理也束手无策,于是年单独开放霞海城隍庙的庙会,然而民间信仰势不可挡,后来只好恢复庙会活动,让百姓自行处理疫情。
艋舺也是开港通商以来,一直就有绕境活动。年的SARS爆发,医院封院,当地人相当担心,于是请青山王庙提早举行绕境,结果不久之后疫情巧合结束,至今万华人仍津津乐道那次奇迹。
康豹以前曾经深入研究新庄地藏庵,当地于年到年间,也是不断发生瘟疫,日本政府也允许绕境活动,请来官将首驱除瘟疫造成的亡魂,与东港同样有扮犯人赎罪的仪式。
台湾民俗台湾各地林林总总的王爷或神明信仰与瘟疫息息相关,康豹认为,宗教活动即使在现代台湾社会,依然具有正面功能。以新竹城隍庙为例,一年一次的忏悔赎罪仪式上还可以看到很多年轻人,戴着象征性的纸枷锁在街上行走,为了长辈或自己来消灾解厄除病。
古今中外,宗教具有广大恒久的能量,不论有无信仰、信仰为何,对于世间众生、诸佛万神,未知的宇宙奥秘,心存谦卑尊敬,多行善事,或许这才是让人获得真正救赎的良药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