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岱岳丨千年碧霞祠,万代祈福地直通帝

千年碧霞祠,万代祈福地!

碧霞祠,顾名思义就是供奉碧霞元君的庙宇。碧霞元君,道教又称“天仙圣母碧霞元君”,老百姓亲切的称之为“泰山奶奶”、“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华北一带则称为“泰山娘娘”。

位于泰山顶上的碧霞祠系元君上庙和祖庭,是泰山奶奶碧霞元君信仰的发源地,因此也可谓是泰山老奶奶的家。自明清以来,每年都有数百万信众登顶上山,来到碧霞祠朝拜祈求平安赐福、拈香奉祀、许愿还愿。

碧霞祠始建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年),是一座有着多年历史的古庙。其选址精妙,为古人所称道。其北有玉皇顶,东北有大观峰,东南有日观峰,南邻断崖,西通天街,在整个大环境中,以“藏”为特点。但它又是由天街通向岱顶的必经之处,从天街望去,云雾缥缈,宫宇藏秀于崖峰之间。若在玉皇顶向下俯视,浮云洒落,一派“仙山玉阁”的景象。

泰山碧霞祠是泰山顶上最大的一组高山古建筑群。整组建筑巍峨严整,气势恢宏,远处眺望,白云缭绕,金碧辉煌,宛若天上宫阙。祠以山门为界,分内外两院,以照壁、金藏库、南神门、大山门、香亭、大殿为中轴线,两侧为东西神门、钟鼓楼、东西御碑亭、东西配殿。作为高山建筑,尤以金属铸件覆顶而有别于一般建筑。为防山顶风雨之灾,于明代开始,其主要建筑大殿五间均以铜瓦为顶,正脊、鸱吻、垂脊、戗脊、走兽等也为铜质,东西配殿、大山门则以铁质构件覆顶,堪称中国高山建筑的杰作。

碧霞祠主体建筑碧霞元君大殿,面宽五楹,重檐八角,殿顶为九脊歇山式顶,瓦垄三百六十条,以象周天之数。盖瓦、鸱吻、戗兽、大脊等均为铜铸。檐下高悬乾隆帝「赞化东皇」、雍正帝「福绥海宇」巨匾。整个大殿雕梁画栋,晴天朗日之下,金光璀璨,蔚为壮观。殿内正中神龛内的碧霞元君贴金铜坐像,凤冠霞帔,慈颜安详端庄。

大殿左右为东、西配殿。东配殿祀眼光娘娘,传说眼光娘娘能治疗各种疾病,保佑人们眼明心亮、身体健康。西配殿祀送子娘娘,送子娘娘掌管人类生儿育女之事。香客往往在殿中用红布包一个石膏娃娃带回家去,放在床上,以求娘娘赐子,称为“拴娃娃”。

人们对泰山奶奶尊崇备至。“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未子者愿嗣,子为亲愿,弟为兄愿,亲戚交厚,靡不相交愿,而神亦靡诚弗应。”由此可知,泰山奶奶在民众的心理层面上简直是有求必应,无所不能。加之,泰山奶奶作为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乐善好施的女神,更是让劳苦大众倍觉亲切,从而愈加信赖她一跃成为民众心目中的慈母、圣母。

因为碧霞元君信仰影响遍及全国各地,尤其是华北广大地区。故泰山碧霞祠的声望远播海内外,香火非常旺盛。明代王锡爵撰写的“碧霞宫碑”文记曰:“自碧霞宫兴,而世人香火东岳者,咸奔走元君。近数百里,远即数千里。每岁拜香岳顶者数十万众,施舍金钱币亦数十万,而碧霞香火视他岳盛矣。”王昭《行脚山东记》记载了泰山周围的老百姓“终日仰对泰山而不知有泰山,名之曰奶奶山。”

碧霞祠供奉神仙|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至心皈命礼

泰山上顶。东岳内宫。曩时现玉女之身。根本即帝真之质。膺九炁而垂慈示相。冠百灵而智慧圆融。行满十方。功周亿劫。位证天仙之号。册显碧霞之封。统岳府之神兵。掌人间之善恶。寻声赴感。护国安民。大圣大慈。至孝至仁。天仙玉女。广灵慈惠。恭顺溥济。保生真人。护国庇民。宏德碧霞元君。

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教尊为“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金光普照天尊”等。

因坐镇泰山,又称泰山圣母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泰山娘娘等,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也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

按道教经典记载,碧霞元君是上古时代之女神,乃“西天斗母精运元气发现,金莲化生吾身。归隐岱岳,修炼年久,意如初兴,幸逢正果,功成道合。感蒙保奏,受敕‘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永镇泰山,助国裕民,济厄救险,赏功伐罪。”民间史料中,王思任《泰山记》载:“考元君之始,黄帝封岱,遣七女云冠羽衣,迎昆仑真人。元君其一也。”又王之纲《玉女传》称:“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黄帝时始见,汉明帝时再现。”因笃信西王母,于汉明帝时入天空山黄花洞(今泰山后石坞)修炼,越三年丹成升仙,遂依于泰山,以此成为泰山女神,永镇泰山,济民救苦,普度群生。

据《泰山道里记》和《岱览》载,唐代前泰山顶上女神早有玉女或元君的称号。自宋代立祠祭祀后,元君信仰兴盛起来。明清两朝,上自帝王皇室,下到村氓民夫,无不崇祀元君。供奉碧霞元君的泰山行宫,一时遍及全国各地,有成千上万座之多。光在京师,娘娘庙就有“三山五顶”之说。

位于泰山顶上的碧霞祠是碧霞元君的祖庭,是泰山娘娘信仰的发祥之地。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年),宋真宗封泰山时,于岱顶玉女池旁得玉女石像,即造神龛供奉其中,封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并创建昭真祠。祠于金代改为昭真观,明代改名“灵佑宫”,清代重修殿堂后,改额“碧霞祠”,沿用至今,已有余年历史。清韩锡胙在《元君记》中记载,“通古今天下神祗,首东岳。而东岳祀事之盛,首碧霞元君……自京师以南,河淮以北,男妇日千万人奉牲牢币,喃喃泥首阶下。”由此可见,碧霞元君香火之极盛,百姓对碧霞元君信仰崇拜之至。

碧霞元君的神职

1.有求必应,普度群生

碧霞元君的神职,即泰山奶奶能为万千善男信女保佑些什么?据明万历二十一年(年)王锡爵《东岳碧霞宫碑》记载:“元君能为众生造福如其愿,贫者愿富,疾者愿安,耕者愿岁,贾者愿息,祈生者愿年,未子者愿嗣,子为亲愿,弟为兄愿,亲戚交厚,靡不相交愿,而神亦靡诚弗应。”由此可知,碧霞元君在百姓民众的心目中是有求必应,无所不能的。

2.赏善罚恶,护国佑民

《元始天尊说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说,碧霞元君“受命玉帝,证位天仙,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太上老君说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妙经》记载:“永镇泰山,助国裕民,济厄救险,赏功伐罪。”由此可见,碧霞元君乃受命玉皇大帝而主掌泰山,有“统岳府神兵”之威,具“掌人间善恶”之明,有“护国庇民”之职。

3.送子之神

民间视碧霞元君为注生送子之神。碧霞元君所居为泰山,泰卦在周易之中,有天地交而万物通之意,而泰山位居东方,所谓岱居本位,其色惟碧,东方主生,一本乎坤元之滋生万物。故而碧霞元君也被视为送子之神,元君殿一般都会在供奉碧霞元君的同时配祀送子娘娘(注生),在一些碧霞元君的画像上也会有怀抱婴儿的送子娘娘与眼光娘娘并列两侧,有些甚而直接以怀抱孩童的形象出现。

碧霞元君信仰的发源来历

碧霞元君的来历,一说为黄帝所遣之玉女。据《玉女考》和《瑶池记》记载:黄帝建岱岳观时,曾经预先派遣七位女子,云冠羽衣,前往泰山以迎西昆真人,玉女乃七女中的修道得仙者。但—般作为泰山女神,为泰山神之女。

据明王之纲《玉女传》:“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黄帝时始见,汉明帝时再见焉。”一说为汉代民女石玉叶,凭灵泰岱。据《玉女卷》称: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匹月十八曰子时生女,名玉叶。貌端而生性聪颖,三岁解人伦,七岁辄闻法,尝礼西王母。十四岁忽感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长指,入天空山黄花洞修焉。天空盖泰山,洞即石屋处也。山顶故有池,名玉女池;旁为玉女石像。可见汉晋时早有泰山神女的故事。汉代人还在泰山顶上雕刻神女石像,在泰山极顶修建玉女池以奉祀。

五代时殿堂倾塌,石像仆地,金童之像漫涣剥蚀,玉女也沦落于泰山岳顶玉女池内。宋真宗东封泰山,还次御帐,在玉女池中洗手,一石人浮出水面,此乃玉女。宋真宗于是下令疏浚该池,用白玉重雕玉女神像,命有司建祠并更名为“昭真祠”,遣使致祭,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明朝时,将昭真祠又更名为“灵应宫”,后又扩建,增大规模,为碧霞宫。赐号“碧霞元君”。道教吸收了上述信仰,认为碧霞元君乃应九炁而生,受玉帝之命,证位天仙,统摄岳府之神兵天将,并照察人间一切善恶之事。

碧霞元君在明清时期的民间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碧霞元君”一名盖出现于唐代,此时也应该出现了其祠庙。宋代,碧霞元君庙在一些地区有零星分布,明成化以后祠庙数量急剧增多,行宫遍布大江南北。

碧霞元君圣诞是哪一天?

道经《元始天尊说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记载:“是时元君已证太一青玄之位,观见众生,受此沉沦,悲慈不已,为化女流,普度群生,于四月十八日分真化炁,现是慈颜,陟降泰山。”《太上老君说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妙经》记载:“天母运合,玉阙真仙,金莲发苞,御制熊然,孟夏十八,化现母前。”这两部关于碧霞元君的道经,已明确记载碧霞元君的圣诞日即是“四月(孟夏)十八”。

明代中期出现的宝卷《玉女卷》中记载:“汉明帝时,西牛国孙宁府奉符县善士石守道妻金氏,中元七年甲子四月十八子时生女玉叶,貌端而性颖,三岁解人伦,七岁辄闻法,尝礼西王母。十四岁,忽感母教欲入山,得曹仙长指,入天空山黄花洞修焉…”。此宝卷也明确记载碧霞元君的圣诞日为四月十八,与前两部道经相吻合。

农历四月十八是碧霞元君圣诞日,自宋代元君信仰兴盛以后,朝廷开始遣臣据庙以祭,而民间自明代中期始,每逢这一天,都有规模盛大的碧霞香会举行。明末刘侗等《帝京景物略》记录:“岁四月十八日,元君诞辰,士女进香。……月一日至十八日,尘风汗气,四十里一道相属也……”。

历史沿革至乾隆二十四年(),为碧霞元君祀史上之重要一年。乾隆帝发布诏旨,正式开启遣使泰山、致祭元君的制度。《岱览》卷《分览一·岱顶中》载:“自乾隆二十四年以来,每遇四月十八日,遣内大臣香帛进谒为常。”清《泰山志》卷三《盛典纪》载:“四月十八日,为碧霞元君诞辰,皇帝遣内侍御大臣一员进香。于十七日斋宿岱顶。十八日黎明,诣碧霞祠行礼。岁以为常。”

届时在宫内都要举行庆贺活动。近代王芷章《清升平署志略》第四章《分制》载:“四月十八日为碧霞元君诞辰,京师颇重此节,例向南顶进香。宫中亦受影响,而有演戏之事,园内则在广育宫(殿),宫内则在广生楼。”

成书于清代前期的小说《醒世姻缘传》、《林兰香》,戏曲《女弹词》都曾细致描述过“四月十八”香会的场景。另据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考证,《红楼梦》第一回中所写“过会的热闹”,所指的正是四月元君香会。

碧霞祠供奉神仙|眼光圣母慧照显济明目元君

泰山眼光娘娘

至心皈命礼

洞观法界,慧目垂光。慈悯苍生,退翳医盲,照彻昏暗,呈现辉煌。施大法药,救度无方,消疾患于顷刻须臾,医顽疾如呼谷传响。赐群生之智慧,遍览经藏;开万物之明悟,溥惠恩光。大圣大慈,消无妄之灾障;救苦救难,佑有缘之安康,至灵至圣,至贵至尊,眼光圣母,仁德元君,慧照明目天尊。

眼光娘娘,道教女神,全称“眼光圣母慧照显济明目元君”,又称眼光明目元君、眼光奶奶,眼光圣母。

眼光娘娘是道教碧霞元君懿前女仙之一,其道场是在中国五岳之尊的东岳泰山,在岱顶碧霞元君祠东配殿享受奉祀,保佑百姓。眼光娘娘能治疗各种疾病,能令众生消除眼疾,明是非,辨善恶,保佑人们眼明心亮、身体健康。

泰山碧霞祠东配殿供奉的眼光娘娘像

眼光娘娘与送子娘娘一样,都是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的化身。碧霞元君,全称为“东岳泰山天仙玉女碧霞元君”,道经称为“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天仙玉女保生真人宏德碧霞元君”。因坐镇泰山,尊称泰山圣母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万山奶奶等。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地位很重要的一位女神。在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对碧霞元君的信仰极盛,很多地方都建有“娘娘庙”,除了供奉碧霞元君外,还供奉送子娘娘、眼光娘娘、催生娘娘、天花娘娘等。

道教中常描绘成端坐于束腰台座上,头戴五凤冠,缯带垂于双肩。身着圆领大袖衫,披如意云肩,衣缘处錾刻缠枝花卉及寿山福海图案,双膝上阴刻寿字纹。双手捧金睛宝眼,是眼光娘娘的主要标识。

眼光娘娘神光普照,明察秋毫。病者祈之,眼清目明,心旷神怡。商贾祈之,慧眼细微,洞悉得失。仕者祈之,高瞻远瞩,心清如鉴。百姓祈之,消灾免难,心想事成。虽云遮雾障,必显光明。

相传,眼光娘娘诞辰为农历三月初六。

碧霞祠供奉神仙|子孙圣母育德广嗣元君

泰山送子娘娘

至心皈命礼

东岳子孙案,九天监生司。结秀成胎,禀两仪之造化;送生保产,乃二圣之纲维。燮理阴阳,散行痘疹。九天称庆,一视同仁。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普济普度,九天监生明素真君;多男多女,九天卫房圣母元君。

云集羽员叩九天,祈恩保胤仰灵轩。

卫房仙仗登云辇,圣母乘鸾驾玉辕。

德配东华施造化,福留人间庆胤繁。

惟希大造垂恩鉴,瓜瓞绵长信有然。

送子娘娘,又称子孙娘娘,道教尊为“子孙保生元君”、“子孙圣母育德广嗣元君”、“子孙圣母育德广胤卫房元君”、“保生护产卫房圣母”、“九天卫房圣母元君”等。

据《大慈好生九天卫房圣母元君灵应宝签》记载,祂“高居九天、总职三界”,“宣太上好生之圣德、救阴阳生成之号令”,“录人间之善恶、察女子之贞邪”,并非“只保於一时之生产”,而是“恩可佑於终身”。有德的人奏玉京“敕神祇而护佑,书名仙籍,益算延年”,有过的人“申告三官,付五雷斩勘之司,照依玉律施行刑,遭疾苦困危,魂系邓都,常沉苦海,永失真道”。对于善良的人,祂“善者赐其贤子贤孙,不善者世遭苦厄,多诸忧恼。”《玉匣记》记载,子孙娘娘的圣诞日是农历三月二十。

抱来天上麒麟子,送与人间积善家

《历代神仙通鉴》卷十五称:碧霞元君为“卫房圣姥”,监生卫房即有主管妇女生子之意。《民间新年神像图画展览会》也说:“传说泰山娘娘为东岳大帝之女,此神乃使妇女多子,并为保护儿童之神。”泰山娘娘供奉极为普遍,山东尤盛。送子乃泰山娘娘尊号之一。在泰山碧霞祠,送子娘娘即与泰山圣母碧霞元君、眼光娘娘一同供奉在主殿内。

道经《元始天尊说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里说:“泰山岱岳,奠靖坤元。中有元君,号曰天仙。始证帝真,位居碧天。为化众生,示现慈颜。大显神通,威德孔宣。安民护国,警世敦元。辅忠助孝,翼正扶贤。保生益算,延嗣绵绵。”

道教科仪《圣母朝科》中也载有:“慈仁悯惠,示化圣母之颜。锡胤保婴,位正嗣衡之主”,“保生施仁,妙全子母。开关度煞,护持麟儿。结秀成胎,显灵通于处处。威光莫测,施妙法于人人。妙相现玉女之身,根本作护持之主,应九气而垂慈锡胤,灌百药而智慧周通。行于十方,恩周三界。”

《正统道藏·正一部·大慈好生九天卫房圣母元君灵应宝签》:

“大慈好生九天卫房圣母元君,高居九天之上,总职三界之中,宣太上好生之圣德,救阴阳生成之号令,上自后妃下及民妇,俱蒙救命,人物生成,录人间之善恶,察女子之贞邪。有德者奏闻玉京,敕神祇而护佑,书名仙籍,益算延年。有过者申告三官,付五雷斩勘之司,照依玉律施行刑,遭疾苦困危,魂系邓都,常沉苦海,永失真道。善者赐其贤子贤孙,不善者世遭苦厄,多诸忧恼。

大哉圣母元君之功不可称量,好生之德,岂只保於一时之生产,恩可佑於终身。善恶二事必书录。举行世人,未知恭侍者少,有负元君恩德者多矣。今幸钦承敕命,颁降宝签九十九道九则妙理,无穷玄机,探奥昭天。省赏善之条,明雷府伐恶之令,怒责邪凶,劝其仁孝,露未萌之灾福,阐大道之慈悲,彰其善恶,示以吉凶。欲化人民,咸行善道,勿堕邪非。自女人及於苦爽,蒙於元君恩命,方始生成。鉴今奉命告下九天监生司,帅将神祇,依上大慈好生九天卫房圣母元君灵应宝签序遵行,外人问之信善至诚,恭奉圣母香灯,以祈福佑。切勿轻慢,自招罪责。帅将威灵不可轻杞,敬之者万灾不干,神明护佑。轻之者生遭疾厄,死受风刀,可不敬欤。”

《十种报恩科仪》:

“为人受于胞胎之内,三元聚精,九炁结形,十月既满,神完炁足,离母脱胎。九天称庆,太乙执符。帝君降敕,大神监生,司命司禄,注籍布神,卫房圣母,默与抱送,地祇侍门”。又有“运生炁于太和,遵令禅善;培胎元于正序,受命卫房。凡属妊娠,均归统治。”所以,供奉子孙娘娘的同时,别忘了报父母深恩,自然吉庆。

碧霞祠供奉神仙|道教护法神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

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

至心皈命礼

先天主将,一炁神君。都天纠察大灵官,三界无私猛吏将。金睛朱发,号三五火车雷公。凤嘴银牙,统百万貔貅神将。飞腾云雾,号令雷霆。降雨开晴,驱邪治病。观过错於一十二年,受命玉帝。积功勋於百千万种,誓佐祖师。至刚至勇,济死济生。方方阐教,处处开坛。豁落猛吏,三五火车。太乙雷神应化天尊。

进入道教的宫观,山门内的第一座殿往往为灵官殿,殿中供奉着一赤面髯须,身披金甲红袍,三目怒视,左持风火轮,右举钢鞭,形象极其威武勇猛,令人畏惧的神仙,这就是道教的护法神将王灵官,又称火车灵官王元帅。王灵官面对山门,额上火眼金睛,能辨识真伪,察看善恶。因此道教徒到宫观,进山门后首先朝拜王灵官,民间流传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灵官”的俗语,以表达对这位道教护法神灵的崇敬。

王灵官,乃玉枢火府天将,隆恩真君,俗称王灵官。据明清时期的神仙传记称,王灵官原名王恶,原为湘阴浮梁之庙神,因其吞噬童男童女,三十代天师虚靖真人的弟子萨守坚真人,因此飞符火焚其廟,将王恶烧成了火眼金睛。王恶不服,奏告于天庭。玉皇大帝即赐慧眼并金鞭,准其阴随萨真人,察有过错,即可报复前仇。十二年间,王恶以慧眼观察无遗,竟无过错可归咎于萨真人。后至闽中,拜萨真人为师,誓佐行持。萨真人乃以「善」易其名,改王恶为王善,并且奏告天庭,录为雷部三五火车雷公,又称豁落灵官。

另据《新搜神记》的记载,王灵官本名叫王善,是宋徽宗(-年)时候的人。曾从师于西蜀萨天师受道符之法,为林灵素的再传弟子。道教有五百灵官之称,五百灵官中有四大护法灵官,又称四显灵官。王灵官为总灵官,故又称都灵官。明朝永乐皇帝封萨守坚为“崇恩真君”时加封王灵官为“先天大将火车王灵官”、“玉枢火府天将”及“隆恩真君”。

此外,王灵官还是所有修道者的保护神。相传,长春真人丘处机得道升天之后,玉帝钦点为天仙状元,丘祖不仅不谢恩,反大哭诉帝:臣修至道,历尽艰辛、风餐露宿、衣不遮体为常,凡大死者七十二次、小死者不可计数,经九死一生才成上道。修道万般艰难,常人闻道色变。恐后继无人,冷落诸尊香火。丘祖话音刚落,王灵官越班而奏:臣禀上帝,今后凡有修道之士,虔诚焚修,臣愿护佑其身,学道者有三分修持,臣有七分感应。玉帝恩准。王灵官发此宏愿,佑护修真之士,所以受到修真之士的敬奉。每置灵官殿于宫观前位,趋吉纳祥,戒恶除凶。

泰山民间故事:王灵官开辟十八盘

在泰山一带,流传着一句“上山不上山,先拜王灵官”的俗语。这王灵官是泰山神--碧霞元君身边的一名护卫武将,手持一条火雷金鞭,据说,南天门下十八盘通道,就是他一鞭抽出来的。

自打碧霞元君当上泰山神后,泰山周围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们安居乐业。为了感谢泰山神的恩典,每日进山朝供烧香的不断,可南天门下古时候只有一条小道,还很难走,中间又有一个石桥,遇到山洪暴发,上山那就更难了。

碧霞元君非常着急,就让王灵官去开一条新山道。王灵官手持火雷金鞭来到南天门下,单臂一挥,金鞭一甩,只听“咔嚓--轰隆”石崩山裂,这么大的一座山峰立时出现了一条丈把宽的山口,白花花的巨石,块块大如磨盘,这些石头若用肩抬人运,还不知到哪年哪月才能运完呢?碧霞元君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驾起祥云,飘飘悠悠来到天宫,奏请玉皇大帝派兵援助修山道,玉皇大帝当即派了三条巨龙,来到泰山,没半天功夫,就把满山的石头运到了山后。

至今,泰山背后一条叫石坞子的山沟里满满一山谷白花花的大石头呢!这样,修上山路就省劲了,不到两个月,十八盘就修成了,为了感谢这三条龙助修山路的功绩,老百姓就把南天门东的一座山峰叫做飞龙岩,并在南天门上修起一座三龙殿。这就是十八盘的来历。(张立)

#玄门道教#

转自泰山碧霞祠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sttga.com/afhhy/646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