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王摇身一变成了香菇明星,携村

彭洋医生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562/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李运海

正值炎热的夏季,嵩县的黄庄乡南河川连片的香菇基地香菇子实体长势喜人,大棚内夏香菇长得盖大肉厚柄短,令人食欲顿起,爱不释手。6月20日,当参加第二届豫西(嵩县)夏季香菇观摩会的专家和种植大户来到黄庄乡油房村观摩时,一个面色黝黑的中年男子说:“做鞭炮一家致富污染环境,种香菇能带领更多的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想过幸福的生活还得走绿色发展道路。”

这个男子叫王小黑,是嵩县当地有名的“鞭炮王”。年,他在油房村办起了全县惟一的一家鞭炮厂,曾经生意兴隆。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逐步深入,禁放鞭炮从城市到乡村全面展开,他的鞭炮厂渐渐“门前冷落鞍马稀”,年不得不停业关门。

未来干啥?王小黑还是舍不得这一身“武艺”,便到邻县的一家大鞭炮厂做高管。做老板与做下属,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清楚。何况,邻县的鞭炮厂日子也越来越难过。年,他辞职回家,痛苦不堪:难道自己真的是山穷水尽,无路可走了?

思路一变天地宽。没想到第二年,命运就峰回路转。

年,我省强化对深度贫困县的脱贫攻坚帮扶力度,省农科院对口帮扶嵩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郑州试验站站长、省农科院资环所食用菌研究中心主任康源春率领团队来到嵩县,帮助贫困群众通过种植食用菌脱贫致富。

康源春认为,嵩县山多海拔高,山上夏季气温比山下正常低6度左右,具有独特的冷凉资源优势,发展夏香菇得天独厚。而当时,全县基本上是越夏后秋冬季节出菇,夏香菇少之又少。

针对嵩县食用菌产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技术需求,康源春团队引进示范了一批高产优良香菇品种,重点示范应用了香菇优良菌株繁育技术,注重香菇生产新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同时,着力推动夏季香菇生产技术在嵩县的示范应用,充分发挥嵩县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实现了最热的时段香菇能够在嵩县部分地区正常出菇。

香菇传统上都是天冷的季节出菇,炎炎夏季出菇,真是令人大开眼界。王小黑惊叹不已,感到重生的机会来了。

他找到康源春,诚恳地请教夏季种香菇的技术。康源春倾囊相授,建议将闲置的鞭炮厂改造成香菇菌棒加工厂,并新建大棚,试验种植夏香菇。

王小黑雷厉风行,投资数百万元,购买了菌棒生产设备,新建了大棚,一跃成为全县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菌棒生产企业。年,他的企业生产菌棒万个,年生产万个,菌棒发放到全县不同乡镇进行出菇,推动嵩县全县夏香菇的快速发展。

致富不忘贫困户。附近村庄的多个贫困户入股企业,参与分工。同时,他自己新建的20个大棚拿出来,与油房村14个贫困户合作种植夏香菇。贫困户参与管理,每年能获得0元的纯收入。贫困户白迎学说,每年入股分红能拿到2万元,在香菇大棚打工5个月,每月的收入也在0元以上。

王小黑成为香菇种植明星,被誉为嵩县香菇生产的“四大金刚”之一。如今,说起夏香菇种植,他讲得头头是道。他说,夏香菇最怕高温,温度一旦超过32度,香菇一是不长,二是容易生病害,影响香菇品质。因此,种植夏香菇,一是选择优质的夏香菇品种,二是把大棚建在相对高海拔的山区,三是一旦遇到高温,尽快用凉水冲,快速把温度降下来。

夏香菇种植为什么会这么热?康源春说,主要因为夏香菇生产量少,卖价高,一棒夏香菇比越夏秋冬香菇纯收入高一元。他介绍,目前,我省香菇耐高温新品种的选育已实现突破。年开始,我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在伏牛山区、大别山区、太行山区等地收集分离野生种质资源,获得有价值的野生菌株个,包括香菇、猴头菌等。根据这些菌株选育的“豫香一号”香菇新品种获得省农作物品种鉴定证书,并在去年申报了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如今,我省食用菌产量和产值已连续16年居全国第一位。省农科院副院长张勋说,我省食用菌生产资源丰富,每年小麦秸秆、玉米秸秆总量高达万吨。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不仅能实现秸秆资源化利用,还能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带动更多山区农民脱贫致富。

编辑:胡田歌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sttga.com/afhhy/778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