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书法爱情怎样结合在一起

今年的七夕已至,对于书法人来说,怎样的“七夕”才是最浪漫的?“书法”和“爱情”貌似不相关的两桩事怎样才能串联在一起?历史上的书家们有无令人艳羡的罗曼蒂克史?今天这篇做了三部分内容,祝看到的你们,都能爱情甜蜜~“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杜牧张好好杜牧的《张好好诗》,是一代诗人的书法,也是一位才子的爱情独白。这首诗记录了杜牧和张好好婉转缠绵却又心酸无奈的爱情故事:两人初遇,一见钟情,自此湖中泛舟,执手落日,别三日如隔岁。然而,“从来好事多磨练,彩云易散琉璃碎”,沈传师的弟弟沈述师看上了张好好,并纳其为妾,可怜一段佳缘,由此终断。“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陆游唐婉绍兴沈园的《自书钗头凤石刻》,同样记录了一段凄婉的爱情故事。十年前,陆游与唐婉喜结良缘,奈何陆母不喜唐婉,逼子休妻,“蓦地鱼舟惊比目,霎时樵斧破连枝”,坚贞爱情终是拗不过封建礼教。十年后,二人沈园再遇,想不到十年之别,感情尤深。伤感之下,陆游写下千古爱情绝唱——《钗头凤》“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陆游《钗头凤》这首词最终还是让唐婉见到了,昔日情景浮上心头,于是她便依律和了一首: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唐婉《钗头凤》然而自此之后,唐婉不胜悲伤,不久之后郁郁而终,可叹英雄气短,红颜薄命!“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赵孟管道升赵孟与管道升是一对神仙伴侣,二人皆喜好书画、精于书画,可谓笔墨落处,红颜又知己。管道升《深秋贴》(疑赵孟代笔)管道升这位如花美眷还是性情中人,相传赵孟曾有意纳妾,于是管道升作了一首: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拿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然后,将咱们两个一起打破,用水调和;再捏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该帖题名问题:由于丈夫写得兴致勃勃,不小心题了自己的名字,便在名字上略作涂改,原题字为“子昂”,修改为“道昇”“等我练好了字,为你抄诗”钱钟书杨绛“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我们可以想象出钱钟书说这句话是的内心有多么的骄傲、满足。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杨绛小楷《槐聚诗存》(局部)杨绛先生在古稀之年才真正开始练字,请自己的先生钱钟书当书法老师。学生杨绛每日都交作业给老师钱钟书,钱钟书则每日悉心批改,在运笔不好的地方打杠子,在运笔好的地方画圈儿。杨绛想多得一些红圈,钱钟书则故意找出更多运笔欠妥的地方,多打上杠子。钱钟书先生故意激励杨绛先生:“尔聪明灵活,何作字乃若此之滞笨。”杨绛则颇有韧劲:“等我练好了字,为你抄诗!”杨绛小楷《槐聚诗存》(局部)“从今天起,你只管作画,我拿上街去卖”启功章宝琛启功的妻子章宝琛,论年龄,她长启功2岁;论相貌,她不算美人,个子不高;论爱情,启功是听命寡母,非自由恋爱;论家世,她生母早卒,继母刻薄,不算大富大贵之家;她没有为他生下一男半女,断了启功三代单传的皇族血脉……可是,两人结婚43年,相濡以沫,同甘共苦。启功整日在家中习书作画,以此为生。当启功背上画好的画卷准备出门叫卖时,突然在门槛前迟疑了片刻,善解人意的章宝琛立刻明白了,那是文人的面子,于是立刻接过启功装好的字画,跨出家门,“从今天起,你只管作画,我拿上街去卖。”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章宝琛对启功说:“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找个人照顾你。”启功说:“老朽如斯,哪会有人再跟我?”数月后,章宝琛还是撒手人寰,启功的悲痛难于言表。在妻子坟前,启功说:“你跟着我没过上一天好日子,我应该多受些苦才对得起你。”说着,启功双膝跪地,深深地给章宝琛磕了个头……章宝琛去世后的20多年里,启功一直沉浸在无尽的哀思中无法自拔。他无儿无女,无人可诉,只能将泪与思恋凝成文字,任心与笔尖一起颤抖:“结婚四十年,从来无吵闹。白头老夫妻,相爱如年少。相依四十年,半贫半多病。虽然两个人,只有一条命。我饭美且精,你衣缝又补。我剩钱买书,你甘心吃苦。今日你先死,此事坏亦好。免得我死时,把你急坏了。枯骨八宝山,孤魂小乘巷。你再待两年,咱们一处葬……”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牛郎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望一下中国古代历史长流中,10位杰出女性的书法吧一、第一位杰出的女书法家——蔡文姬▲「蔡文姬」蔡文姬(约年~?),名琰,字昭姬,汉族,东汉末年陈留(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和书法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文学家和书法家。蔡文姬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可惜东汉末年,社会动荡,蔡文姬被掳到了南匈奴,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俗生活的痛苦,却生儿育女。十二年后,曹操统一北方,想到恩师蔡邕对自己的教诲,用重金赎回了蔡文姬。▲「蔡文姬书法」二、古代书坛之花木兰——卫夫人▲「卫夫人」卫夫人,名铄,字茂漪,自署和南。东晋女书法家。传为王右军(王羲之)之师。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书法要录》说她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卫之法于一炉。所着《笔阵图》中云:「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传世。▲「卫夫人书法」三、流芳千古的纸艺发明家——薛涛▲「薛涛」唐代女诗人,女书法家,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薛涛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每喜写己所作诗,语亦工,思致俊逸,法书警句,因而得名。若公孙大娘舞“剑器”,黄四娘家花,托于杜甫而后有传也。然涛字真迹今皆佚。薛涛所书《陈思王美女篇》行书,笔势跌宕秀逸。▲「薛涛书法」四、唐代才女——吴彩鸾▲「吴彩鸾」吴彩鸾,唐代吴猛之女,夫文箫。自幼家贫,以抄书为业。其小楷字体遒丽,用笔圆润,笔法纯熟,书写极速且精。在史书中记有吴彩鸾名下的抄本韵书作品有很多,如《切韵》、《玉篇》等。▲「吴彩鸾书法」五、天字第一号女强人书法家——武则天▲「武则天」武则天,人称“武媚娘”,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尤其精于飞白书和行草书。所谓“飞白”就是在笔画中具有丝丝露白,难度极大,却极为高雅。而书写草书则书法婉约、遒劲得法。武则天曾以飞白书写大臣的姓名来赐给他们,书法造诣于此可见一斑!▲「武则天书法」六、宋时宫中知名女书家——杨妹子▲「杨妹子」杨妹子是宋宁宗杨皇后之妹,一说为杨皇后本人,历来众说不一,是当时的书法家。世传杨妹子书法类似宁宗,属于秀美一路。清代姜绍《韵石斋笔谈》评其书法“波撇秀颖,妍媚之态,映带漂湘”。▲「杨妹子书法」七、集女词人、书法家于一体——朱淑真▲「朱淑真」朱淑真宋代女词人、女书法家。所书小楷,端庄精劲,深得王羲之笔法。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后期则忧愁郁闷,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朱淑真作品」八、古代书林皇后——管道升▲「管道升」管道升字仲姬,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嫁赵孟。其书法作品笔力扎实、体态修长,秀媚圆润,畅朗劲健。元仁宗尝将赵孟、管道升及赵雍书法合装一卷轴,藏之秘书监,曰:“使后世知我朝有一家夫妇父子皆善书,亦奇事也。”▲「管道升书法」九、明代书画名媛——邢慈静▲「邢慈静」邢慈静,明代万历年间人,号蒲团主人,兰雪斋主,山东临邑人。她自幼聪慧,悟性超群,工书法,善绘画,尤精白描观音,博学多才,深受世人的喜爱。邢慈静幼年受九嫂杨氏(杨梦山之妹)影响学习律诗,青年时代受长兄邢侗影响学习书法绘画,晚年临摩《澄清堂帖》,深得右军神韵。她诗书画俱称绝品,被誉为是继卫夫人、管夫人之后的又一书画名媛。她就是明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邢侗的八妹邢慈静夫人。▲「邢慈静作品」十、师法二王,不类女子——姜淑斋▲「姜淑斋」清代女书法家,善书,精于行草,师法王羲之、王献之,尤得力于《十七帖》,圆融温雅中有遒劲之气,为时所重。书法曾得朱彝尊的欣赏:“三真六草写朝云,仿佛卫夫人,问何似当年右军?”以为笔力矫劲,不类女子。▲「姜淑斋作品」在书法上,她们既有女子的清秀俊逸,也有不类女子的苍劲有力!更简单的,如果您是书法人,想在今天向爱人示爱,不妨看一下下面的内容,书写几个“爱”字给心爱的她/他哦~世界上的任何事情都可以谈论,唯独两件事不行,那就是书法与爱情。但两件事又可以结合的完美不缺,比如下面的几位高手:王羲之▼智永▼欧阳询▼褚遂良▼陆柬之▼颜真卿▼苏东坡▼米芾▼蔡襄▼吴琚▼赵孟▼今天是“七夕节”祝看到这篇内容的书友们都能感情顺利没感情的也能早日“脱单”毕竟“书写”“爱情”虽是两桩事但合在一起是何等浪漫~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sttga.com/afhhy/788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