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的民俗文化大秧歌,一种古老的情怀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http://www.xxzywj.com/npxxx/npxbq/762.html

海阳大秧歌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从我记事起,每逢重要的节日,都会出现海阳大秧歌的身影,尤其是每逢过年,最热闹的也就是来秧歌的时候了,慢慢的年味越来越淡了,但是我们这乡镇办秧歌的热情却一直没有减,每每听到村子里有人喊,“来秧歌喽”,全村的老少百姓都会跑出去看。没有秧歌不叫年,已成为老百姓的一句口头禅。早期的演出是为了庆祝今年的丰收,为了来年有一个更好的收成,同时也是为了庆祝新年而举行的庆典。表演者的费用是大队给的工分(即当前工资)。后来,它发展成给表演者香烟,糖和其他东西。现在是村里付钱给他们。

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它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并辐射至周边地区。海阳大秧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和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表演,是一种自娱性艺术形式,至今仍保留有秧歌队传统拜年形式,还有新元广场秧歌汇演,正月十三祭海等大型活动。年5月20日,海阳大秧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阳大秧歌表演内容丰富,团队结构严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最前线是执事区,其次是乐队,然后是舞蹈队。这支舞蹈队有几十个角色,其中包括指挥者——药大夫,集体表演者——花鼓、小、霸王鞭,双人表演者——货郎与翠花、箍漏与王大娘、丑婆与傻小子、老头与老婆、相公与媳妇等,排在最后的是秧歌剧人物或戏曲杂扮者。秧歌队常用阵式有“二龙吐须”、“八卦斗”、“龙摆尾”、“龙盘尾”、“二龙绞柱”、“三鱼争头”、“众星捧月”等。海阳秧歌舞蹈动作的突出特点是跑扭结合,舞者在奔跑中扭动,女性扭腰挽扇、上步抖肩,活泼大方;男性颤步晃头、挥臂换肩,爽朗风趣。

看海阳秧歌可以给人们带来幸福;面对鼓声,感受今年丰收的喜悦,同时也庆祝新年的到来,它朴实淳朴,锣鼓声势强劲,振奋精神,演员们传递的兴奋和喜悦,以及农民们朴实淳朴的笑容。近年来,国家对海阳秧歌给予了高度重视,海阳秧歌不仅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且进入了一些学校,成为必修课。正是由于人们的热爱,以及民间艺术秧歌形式和内容的不断创新,海阳秧歌得到了更好的发展,使之顺应时代的需要,顺应时代潮流,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获得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记得冬天来海阳看秧歌哦。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sttga.com/afhhy/8760.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