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露
09/08
Sunday
01
知·节气特点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斗指癸;太阳达黄经度;于公历9月7-9日交节。“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大。
时至白露,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02
赏·传统习俗
#收清露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饮白露茶
白露茶就是在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的另一个生长佳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它多了一些过火的味道,给人的感觉刚刚好。轻轻呷一口,唇齿之间满是甘醇的味道,深受老茶客喜欢。
#吃番薯
红薯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 、 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含糖量达到15%~20%。有抗癌、保护心脏、预防肺气肿、糖尿病、减肥等功效,中医视红薯为良药,有“长寿食品”之誉。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甘薯补虚,健脾开胃,强肾阴”。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啜米酒
湖南资兴的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
#祭禹王
生活在江苏太湖畔的老百姓会在白露时节祭禹王。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 ,历时一周。
#吃龙眼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大味甜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
#十样白
在浙江温州等地也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秋社
秋社和春社都是古代祭祀土地神的“社日”。秋社一般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举行,大约在立秋后四十余日,一般在白露、秋分前后,是一种欢庆丰收、祭祀神灵的喜庆活动。宋时有食糕、饮酒、妇女归宁之俗。唐韩僵《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东京梦华录·立秋》有所记载八月秋社,各以社糕、社酒相赍送贵戚。
03
诵·经典诗词
《白露》[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蒹葭》出自《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04
嬉·亲子游戏
“收清露、画露珠”
盈盈玉珠知秋美,清风白露贺童真。在了解了白露的节气特征、物候特征、民俗文化等内容后,孩子们可以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在早上去小区里、公园中收集露珠,观察露珠的特征。回家后可以通过“画露珠”的形式,展现自己眼中的“露珠”形象。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可以更深入了解“白露”的节气文化内涵,让二十四节气融进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拉进了孩子们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距离。
05
品·美味食膳
生津润肺,清热通便
白露是典型的秋天节气。从这一天起,天气已凉,空气中的水汽每到夜晚常在树木花草凝结成白色露珠,鸟类也开始做过冬准备。同为白露节气,在我国的不同地区景致也有所不同,北方已是水汽凝结,而南方有些地区仍是花香四溢,曾有“白露时分桂飘香”的说法。
饮食宜忌
宜:多吃一些有祛痰平喘、润肺止咳作用的食物,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包括竹笋、萝卜、胡萝卜、鲜藕、梨、苹果、红薯、黑豆、黄豆、小米、鸭肉、木耳、蜂蜜等。
忌:忌吃或少吃鱼虾海腥、生冷、腌菜、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最常见的韭菜花、黄花菜、胡椒、带鱼、螃蟹、虾类、狗肉、蛋黄、乳酪等。
白露推荐食谱
赤豆山芋汤
原料:赤豆山芋
调料:白糖
制作方法:
1.赤豆清洗干净,用水泡3小时。
2.红薯去皮清洗干净切成大小适中的块。
3.煮锅中加入赤豆和水,大火煮沸后转中火,煮1小时左右,煮至赤豆开花。
4.加入切好的红薯,继续煮20分钟,直至红薯变软腐烂。
5.加入白糖调味。
功效:
消水肿:赤小豆汤有利湿消肿的作用,可以缓解体内运化力不足引起的腿肿、手肿。另外赤小豆汤对于心脏性、肾脏性水肿,脚气病浮肿,肝硬化腹水等疾病也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排毒:赤小豆颜色赤红,入心经,能够帮助补心、清心火。一般人心火旺盛的时候很容易生疮长泡,食用赤小豆汤能够帮助清心火,解热毒,化解疮毒脓肿。
润肠排便:赤小豆中含有较多的植物纤维,喝赤小豆汤的时候 把里面的赤小豆也吃掉,纤维在人体肠道中吸水膨胀,增加粪便体积,能促进肠道蠕动,起到润肠通便,防治便秘的作用。
06
聊·健康贴士
“白露”是秋天的第3个节气,也是气候转凉的开始。此时凌晨及早晚的气温低,但正午的气温还很高,是秋日温差 的时候,你会明显地感到炎夏已过,凉爽的秋天悄然而至。“白露”期间该如何正确养生?白露养生的关键,在于“滋阴润燥”。具体怎么做呢,记住以下这几个诀窍就可以啦。
#身不凉
白露节气后,冷空气分批南下。俗话说:“白露身不露,着凉易泻肚”,顾名思义,从“白露”之后就不要赤身露体了,不小心就会着凉。
#添衣防凉
为避“秋凉”,在穿衣方面,要注意腹部的保暖,因为脾胃容易在此时因受寒而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
#睡不贪凉
“白露”时的作息应遵循“秋三月……早卧早起”的养生原则,保持充足睡眠,晚上尽量争取10点前入睡。晚上睡觉时,可换上薄被,注意别蹬被子了,并视当地的气温撤掉凉席,调高空调温度或只开风扇,当然,窗户也不要开得太大,避免寒风入侵。中医认为,足部与全身的脏腑经络的关系都很密切,自“白露”起用热水泡脚,有调整脏腑功能、增强体质之效,也有助于睡眠。泡完脚后,将足心搓至发热,坚持下来,对保养肾气很有帮助。
#食宜润
由于秋季干燥,“白露”的饮食养生是以“润”为主,需要“养阴液,润肺燥”,让身体“滋润度秋”。因此,现在要多吃点“清润”的食物和对肺部、呼吸道有好处的食物。比如:蔬菜类:莲藕、菠菜、百合、银耳;水果类: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柿子、枇杷、乌梅;五谷类:糯米、薏米、芝麻、核桃、莲子;荤食类:猪肉、鸭肉、乌鸡。以上食物都有“滋阴、润燥、益胃、养肺”的功效,此时要多吃。甘甜润肺的冰糖雪梨,这时候就可以常吃啦。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