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陕北秧歌以米脂、绥德、佳县、清涧、吴堡等地闻名。所唱曲调多来自眉户。最常用的有《岗调》、《银纽丝》、《对花》、《戏秋千》、《小放牛》等。以大鼓、大锣、大钹、小锣、小钹和一对唢呐伴奏。演唱时用板胡托腔。也有秧歌小戏,半说半唱,生活气息浓厚。常演曲目有《张连卖布》、《牧牛》等。陕北秧歌舞蹈丰富,大场以一个“伞头”领舞,人们持有彩灯、绸巾等道具,基本舞步有平走步、前走步、跳跃步、抖肩步、斜身步、十字步、圆场步等。舞姿潇洒大方、活泼。小场有二至八人,表演“旱船”、“推小车”等节目。表演顺序一般为:引场、安四门、豁四门、剁四门、收场。陕北秧歌的风格健壮有力,节奏自由奔放,演唱富有高原音调特色。
(四)秧歌的艺术特征
1.秧歌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由诗歌、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等成分组成,是四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
2.秧歌是一种过渡性的艺术形式,不断地发展变化。从只有锣鼓伴奏的民间舞蹈,发展为歌舞表演的民歌小唱;再进一步形成比较成熟的载歌载舞的形式;到分扮人物的小型戏曲,一直在不断变化,往往几种形式同时存在。
3.秧歌是一种复合的艺术。秧歌很少单独存在,大都与小车、旱船、花灯、打连厢、打花棍、莲花落、霸王鞭等多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演出。
4.秧歌是风俗性活动中的一种产物,按照特定的时间、场合演唱,集体性较强,非少数人能表演,无职业艺人。
5.秧歌中的“歌”与“乐”,都是直接从民间小调与民间鼓吹乐中移植选用的,在音乐上个性特征较少。而舞蹈部分则不同,它有着多种风格特色,为中国汉族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
6.秧歌的音乐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有“领唱秧歌”和“走戏调”的小场演唱;为舞蹈伴奏的锣鼓打击乐和唢呐吹奏等。
未完待续......
以上文字来源:
书名:《中国民族音乐概论(修订版)》
编著:程天健
长按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