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龙舟”
包粽子迎端午
雷泉帮助车主检查车辆安全
包粽子、绣香囊、赛龙舟、慰问敬老院老人……端午前后,传统文化与爱心牵手,在敬老院、学校、社区等处绘制出一幅幅“粽叶飘香端午情深”的美好画卷。
敬老助老献爱心
6月7日,内蒙古爱心之家公益协会呼和浩特市分会联合爱心企业和学校来到金海老年公寓和新城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开展“端午节敬老助老”活动,为老人们送去节日的温暖和关怀。
在金海老年公寓,志愿者放下肉馅、凉菜、水果等慰问品后,就去屋子里看望老人。当发现有的老人指甲长了,志愿者便坐在老人身边,一边聊天一边为他们剪指甲,有的老人头发长了,志愿者便裹上布围,三下五除二让老人“改头换面”。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了“我们陪您过端午”的热情。呼市民族实验小学五年级(一)班的学生们与老人们热烈拥抱,并为老人献上蓝色的哈达。美妙的音乐、悦耳的歌声、爽朗的笑声……往日安静的敬老院异常热闹。80岁的蒙古族老人白秀芬受到感染,与学生们一起即兴歌唱。
在新城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志愿者为35位老人一一系上寓意吉祥好运辟邪的五彩花线绳。一位老人感动地说:“爹妈去世后,我好多年没戴过五彩线绳了……”爱心企业戈壁牛羊餐饮连锁公司的员工给老人们带来了凉糕以及调制好的肉馅。这边志愿者陪老人拉家常,那边大家紧锣密鼓地包饺孑。内蒙古爱心之家公益协会呼市分会秘书长张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传统文化最让人心动。一根细细的花线绳带给老人的是一份温馨的回忆,一份情感的慰藉。”
多彩民俗迎端午
“大家知道关于端午佳节的故事吗?”“纪念诗人屈原,吃粽子,赛龙舟……”二年级四班杜老师话音刚刚结束,同学们争相举手抢答,一场精彩的端午节活动在大学路小学拉开帷幕。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广大师生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6月6日,由大学路小学举办的以“弘扬端午文化传我浓情粽香”为主题的端午佳节活动在该小学展开,参加此次活动的二年级所有班级师生和家长有多位。通过老师讲解端午节故事,学生和家长包粽子、绣香囊等妙趣横生的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包粽子首先要准备好糯米、马莲草、粽叶、红枣、葡萄干等”二年级一班、二班、三班的同学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学习包粽子,并品尝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二年级四班、五班、六班的学生则兴致勃勃地聆听老师讲解端午节佩戴香包插艾草的由来及作用,孩子们一起晒香囊,在有趣的端午习俗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此外,二年级各个班级还在操场上进行了“赛龙舟”,每个班级派出10多名学生分别站在两头,两两一组将龙舟托起,并在脚下绑着木板赛跑……
社区开展主题活动
6月6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车站西街社区组织开展“浓情粽香和谐共享”欢度端午主题活动。
社区老党员、空巢孤寡老人、工作人员及社区志愿者欢聚一堂包粽子聊民俗。
6月5日上午,新城区锡林北路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人大代表深入群众,与辖区内的选民代表、文艺爱好者、困难居民等共同开展“品粽香,赞祖国,代表与民心连心”端午节主题活动,在联欢中倾听民意。
活动在精彩的文艺表演中拉开帷幕,《我和我的祖国》《悠悠古巷情》……一支支美妙动听的歌曲引来阵阵掌声。随后,大家一起动手包粽子。大伙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将粽叶做成漏斗状,填糯米、压紧实、封口、扎捆,忙得不亦乐乎。随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品粽子聊生活。
6月4日,电子路社区飘出阵阵粽香。
该社区的工作人员提前一天做好准备工作,买好了糯米、红枣、粽叶等包粽子的材料,社区邀请了党员代表、社区居民、人大代表等包粽子迎端午。
泡米、洗粽叶、放红枣……尽管大家的技术参差不齐,但都热情高涨,纷纷撸起袖子忙得不亦乐乎。老党员苏阿姨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会包粽子了,社区组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老年人发挥余热,让年轻人接触传统文化。”
经过一上午的努力,大家包完了粽子,并送到辖区失独老人、特困户、老党员手中。
环卫工人观看非遗节目
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满足广大环卫工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民众的幸福感和满足感,6月6日上午,赛罕区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暨第五届“美丽赛罕粽叶飘香”慰问环卫工人文艺演出在赛罕区人民政府广场上隆重举行。
活动现场,来自赛罕区的剪纸、泥塑、霸王鞭、窗花等1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作品及传承人现场进行非遗展示,让广大市民真切地体会到传统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活动期间,赛罕区政府还联合赛罕区文体广电局、赛罕区环卫所进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以及环境保护相关内容的宣传,普及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相关知识。
“今天我可是大饱眼福,看到了很多传统文化遗产项目,很新奇,也很有味道。”赛罕区环卫所环卫工人李大爷称赞道。
周边游短途游成度假
6月6日,白先生一家乘火车到忻州再转乘大巴车到五台山景区游玩。这是白先生第二次到五台山景区游览,依据上次出行的经验,白先生放弃了自驾游,还特意请了半天假提前出行,他知道在小长假的 天下午至第二天,是出游人数最多的时候。在五台山景区的两日游玩,与预想中一样人山人海,但景区的食宿和出行都没有受影响。对这次短途游白先生比较满意。
对于多数首府市民,端午小长假的目的地多集中于山西、河北、宁夏、北京、陕西等周边省区,因为今年端午小长假正赶上高考,因此出行人数较往年少,这也是不少人选择短途省外游的一个原因。除了短途出行,在小长假三天中选出一天去烧烤野营,也是不少人的选择。既避免了旅游的拥挤劳累,又能到户外放松身心,与家人朋友共度欢乐假期,也许更能体现放假的意义。和林、武川、托克托、卓资山等地是市民喜爱的郊游地。放松,是市民小长假的首要需求。
记者从中铁呼和浩特局了解到,6月6~9日中铁呼和浩特局发送旅客50.1万人,日均发送10万人。端午小长假客流以学生流、旅游流、探亲流为主,尽管端午假期恰巧与高考时间重叠,但人们外出度假游玩热情依然高涨。
坚守在交通一线
有这么一群人,在大家享受假期的时候,他们却坚守在岗位上,为群众营造安全、畅通的行车环境。端午节当天,我区高速公路再次迎来车流量高峰。为了确保所辖路段车辆通行安全、有序,内蒙古自治区公路路政执法监察总队直属支队二大队路政人员雷泉和同事们早早地走上高速公路,像往常一样在京藏高速~公里处路段进行路巡工作。
刚出发不久,雷泉便发现前方路段上有一辆开着双闪的轿车停在路边的应急车道上。“你好,为什么停车?”雷泉随即上前询问。在得知该车出现水温过高故障后,他和同事迅速帮助车主检查车辆并排除了故障。临走时,雷泉还不忘提醒车主:出于安全考虑,高速公路上不允许随便停车。
路巡工作还包括对公路建筑控制区的监督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一上午的时间里,雷泉与同事不仅徒步对路边网围栏进行一一排查,还对经过的桥梁、涵洞进行细心查看,只要发现隐患,他们就会及时告知养护部门进行维修。
巡查至服务区时已时值正午,雷泉和同事们还没来得及休息,便头顶烈日挨个向货车司机宣传超限超载运输的危害。“确保公路通行安全、维护路产路权是路政人员最基本的工作职责,而每逢节假日也是我们最忙碌的时候,家里人对此也很理解!”对于端午节没能和家人一起团聚,雷泉和同事们早已习以为常。
内蒙古公路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分公司清水河界通行费收费所的68名收费员也在端午节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在收费岗亭,他们通过“祝您端午安康”等文明用语,以及微笑服务向过往司乘人员送上节日的祝福。同时,为应对端午假期出现的车流量高峰,他们制定有效措施,并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收费站通行畅通。文·摄影/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查娜郝儒冰王利军实习生赵中华首席记者张学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