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之火代代相传在大理每天都是民族盛宴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80509/6223398.html

“风行俗成,万事之奠定”

——西汉贾山《至言》

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一脉相承。人说,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那么传统节日的遗失又何尝不是一种对民族、对文化、对历史的背叛?世居大理的各族人民深知传统节日之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于是一个又一个别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在大理绽放,文化之火也因此得以代代相传。

朝山会

时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

地点:宾川鸡足山

相传,释迦牟尼的大弟子在此讲经,故鸡足山成了历代朝佛的胜地。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为朝山会,大理州境内和邻境的各族群众都纷纷前往朝山,祈求国泰民安和观赏鸡足山风光。朝山期间,每天的游人和朝拜者络绎不绝,到处欢歌笑语。热闹非常。游山朝拜者都要到鸡足山金项观日出,尤以正月十五日凌晨观日出者最多。此外,节日期间民族文化活动丰富,有耍龙、舞狮、狩猎、赛马、打歌、闹花灯、猜灯谜等,独具特色。

朝花节

时间:农历二月十四

地点:大理地区

传说很早很早以前,百花仙子路过美丽富饶的大理,这里百鸟啁啾,蜜蜂忙碌,蝴蝶飞舞,一年四季有开不败的鲜花,有好些花连百花仙子都叫不出名字来,为了便于管理就下了一道旨令:农历二月十二日这天,大理所有的鲜花都要到洱海边集中,举行一次百花会,谁开得 最艳,就能受封并嘉奖,还给每一种花都取上一个好听的名字。

为了纪念百花仙子召开的百花会,白族人民就把开会的那一天定为“花潮节”,后来又改称“朝花节”。每年的这一天早晨,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忙着蒸糕、蒸馒头、摆果酒,在敬过百花仙子之后,就把自家养的花摆在大门前扎花台,搭花山,立花牌坊,供人观赏,就像百花比美一样,各家也要互相比赛, 还要评出 的给予挂红和奖励。

三月街民族节

时间:农历三月十五至二十一

地点:大理城西

“月街”,即大理三月街,又名“观音市,也叫大理三月会,今天又叫三月街民族节,是白族盛大的节日和街期。三月街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民族传统盛会,它既是云南西部最为古老而繁荣的贸易集市,也是大理州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民间文艺体育大交流的盛大节日。年起,三月街被确定为大理州各族人民的法定节日,文体经贸“同台唱戏”。

年6月7日,大理三月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蝴蝶会

时间:农历四月十五

地点:大理蝴蝶泉

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前后,是苍山去弄峰下蝴蝶泉边彩蝶最多的时节,大如手掌,小似钱币,五彩缤纷,美丽异常。附近群众纷纷前去观赏彩蝶,举行野餐,谈演洞经古乐,祈祷风调雨顺,年轻人借此谈情说爱,寻找意中人。

绕三灵

时间:农历四月二十二至二十四

地点:大理白族各村寨

白族绕三灵是大理白族的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一种富有生活气息的白族群众性歌舞。白族绕三灵起源于唐南诏时期,清代白族学者杨琼《滇中琐记》也有所记载。绕三灵属农闲季节白族民间的自娱性迎神赛会,流传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苍山洱海周边地区的白族村寨,是当地白族人民农忙前游春歌舞盛大集会。

年5月20日,白族绕三灵经国务院批准列入 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白族火把节

时间:农历六月二十五

地点:大理白族各村寨

每到六月二十五这天,大理、剑川、洱源等白族聚居区城乡各族群众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杀猪宰羊,庆祝节日。小孩忙着劈火把,姑娘们忙着把从山上挖来的金风花根捣碎,包在手上染成红指甲,大人们在村寨广场中央,用一根20来米高的木杆竖在地上,周围用麦秆、干竹等捆成一个大火把,上面插着预示五谷丰登的彩色升斗,一根根彩线串起的梨果挂满火把。入夜,人们点燃大火把后,孩子们各自举着小火把在田野上奔跑喊叫,不时将一把把松香面撒在火苗上,腾起阵阵烈焰。靠近海边的村庄,还要进行划船比赛。人们以此来纪念高风亮节、坚贞不屈的柏节夫人。

耍海会

时间:农历七月二十三至八月二十三

地点:沿洱海地区

云南洱海沿岸的白族人民,每年农历八月八日(邓川、上关、喜洲一带的耍海时间从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开始,大理、下关一带的耍海时间从农历八月初八开始)都要举办一次传统的耍海盛会。在耍海的日子里,人们只起唢呐,唱着《大本曲》,对着调子,舞着霸王鞭,跳起仙鹤舞,尽情欢乐。同时,举行一年一度的“赛龙舟”活动,龙舟一般用洱海里大型的木船改装而成,在长约十米,宽约三米的风帆上,披红挂绿、张灯结彩。桅杆上扎有五颜六色的“连升三级”的大斗,并拴上铜锣,尾舵上竖有松枝,船舷上画着叱咤风云的“黄龙”和“黑龙”,中间镶嵌一面圆“宝镜”。随着一声号令,各村寨的龙舟竞发,人们唱着赛舟调,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中丰富的民族文化,可以促进民族认同、凝聚人心,尤其在全球化条件下文化冲突、文化竞争日益突出的今天,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节日的意义更为深远。感谢大理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传承所做出的贡献,让民族文化之火在这片美丽而神奇的土地上越烧越旺、代代相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sttga.com/afhzp/3417.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