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宝华扬州冬天的味道

白癜风专业治疗 http://m.39.net/pf/bdfyy/

霍宝华

立冬前后,空气中开始散发着不同的味道。只身走在田野,天地开阔,田间一片忙碌,大地正被村民们“开膛破肚”,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

摄影:陈镇淮

有农夫赶着耕牛在犁地,只听见鞭子在空中一响,牛就加快了脚步,这是牛和农夫之间特有的默契。有女人在田间栽大菜、栽药芹,也有女人在刨花生、挖山芋。有两三个男人在挑水,来往于河塘田间,也有两三个男人坐在田埂上,吹牛谈天,口中时不时喷出一团团云烟。大雁排着人字形从头上飞过,晚霞红彤彤的,夕阳无限好。

暮色四合,炊烟袅袅,花生的熟香,山芋的甜香,从厨房中飘逸出来,弥漫在村庄上空,让人垂涎。煮好的山芋和花生,地道,新鲜,好吃,妙不可言。

摄影:乔家明

小雪以后,大缸小缸开始粉墨登场。田间铲回的大菜,揎掉枯黄的叶子,也不用洗净,就一棵棵齐齐整整放在大肚佛似的陶瓷缸中,上面洒了盐。拔回的萝卜用水洗净,切成三角形,也放在“大肚佛”中,也洒了盐。腌萝卜干的手有讲究,有的人有手汗,到第二年梅雨季,萝卜干会发霉发酸,味道也不咋地。陶瓷缸中的大菜、萝卜干,每天要早起晒太阳,晚上要睡回陶瓷缸中。小时候没零食吃,看见人家晒的萝卜干,会偷吃,解解馋,唇齿间就会爆发出一阵脆脆的香。

摄影:薛邦余

汪曾祺说:腌了四五天的新咸菜很好吃,不咸,细、嫩、脆、甜,难可比拟。其实,腌了四五天的萝卜干也好吃,微甜、微辣,不比咸菜差。

大雪一过,一天比一天冷。地上的落叶,一天比一天多,树一天比一天秃。萧瑟凛冽的寒风中,二梅子家的梅花开了,散发着淡淡幽香。昨晚飘了几片雪,落在梅花上,很快就融化了。

摄影:周超英

早晨的太阳无精打采照在河面上,水泥船懒洋洋地躺着,微风不动,人跳上去,颤巍巍的,惊起一圈圈涟漪,人也跟着晃荡。若有狂风扫过,定会噗通一声掉下河。干塘起鱼,几台水泵放在水中抽水,到了下午时分,人越聚越多,水越抽越少,河中的鱼开始乱窜了。“你看你看,那条鱼真大啊!”有人按捺不住欣喜,伸长脖子高声呼叫。人们开始兴奋起来,耐不住性子的已经下了河。又是一个丰收年,起到的鱼,一车车拖到生产队公房,很快堆成“鱼山”。在人们的期盼中,分鱼啦!整个村庄笼罩在一阵阵的鱼腥味中,愈久不散。

天寒地冻,村庄并不寂寞,一天比一天热闹起来。庄上时不时响起撕心裂肺的猪叫,还有鸟鸣、鸡叫、鸭喊、狗吠。一家家的屋檐下,鱼啊、猪啊、鸡啊……整整齐齐挂在哪,跟比赛似的,谁家挂得多,谁家越富裕,心里就越踏实。腌鱼腌肉,是每户人家的大事情,是村庄里一道靓丽的风景。

摄影:薛邦余

舌尖上的咸味彼此起伏,是一年中最丰盛的。早晨,萝卜干是佐粥的妙品;中午,咸肉片煮菜饭,两个哑巴睡一头,不得话说;晚上,小鱼烧咸菜,下酒 。小鱼是干塘时捉回的,咸菜是小雪时刚腌的。鱼的鲜味渗透到咸菜里面去了,鲜中有咸,味道层次变得丰富。一个人灯下独酌,咪上一口,无主次之分,小快乐、小逍遥、小惬意。

摄影:王化钱

若家中来了客人,女主人就会随手摘下挂在屋檐下的咸货。咸肉切上几片,茨菇切上一盘,肉片红白相间,在油锅里翻炒几下,散发出温润如玉的光泽。等候在旁的茨菇片朝锅里一倒,与咸肉片汇合,片刻之间,一盘香气扑鼻的茨菇炒咸肉就上了桌。萝卜干炒青蒜,香辣。萝卜干泡水里,洗去盐渍,切成丁。青蒜是刚从自留地挖回的,新鲜。黄绿搭配,再挑一勺小雪时腌的剁椒,瞬间五颜六色,别有一番滋味。咸鸡腿、咸耳朵边、咸鱼通通煨好,热气腾腾地放在盘子里冷着,手撕,刀切,再油炸一盘花生米,凑成四个冷盘。昨天烧的小鱼咸菜,已经冻得连在一块,也端上桌。客人一边喝着酒,一边啧啧不断夸奖着女主人的厨艺。

除夕夜,哪家的餐桌没有咸货,有了咸货,那浓浓的年味就洋溢开来了。

高晓声说:吃东西也是文化。一个咸字,可以说是一种中国文化,包罗万象,是村庄生活的真实味道。咸味,犒劳着我们的味蕾,温暖着我们的身心。

霍宝华,年3月出生于江苏扬州,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报》特聘创作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扬州市文联委员、扬州虹桥印社社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sttga.com/afhzp/389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