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我们一起去感受大理的丰收喜悦。
大理市喜洲镇
秋日的大理一片丰收的景象。在位于洱海边的大理市喜洲镇的稻田里,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挂满稻杆,金黄的稻田与秀丽的白族村落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当地白族群众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用白族舞龙、霸王鞭、绕三灵等民俗表演来庆祝丰收的喜悦,享受丰收的幸福。
结合洱海保护的实际,年以来,喜洲镇开始实施“三禁四推”工作,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农业。今年,全镇的水稻种植面积共有亩,其中亩由龙头企业进行土地流转后,开展规模化种植,其余亩由村民自己种植。全镇积极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标准,有机肥替代了传统的氮磷化肥,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实行绿色病虫害防控,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大理市喜洲镇沙村村民李继寿:现在洱海也保护得好,非常干净的洱海水,看着也非常舒服。田里面的粮食也是大丰收的一片景象,稻谷也是沉甸甸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今年又是一个双丰收。相信在*的领导下,加上我们自己的勤劳致富,我们的日子会一天比一天更富裕,越来越好。
洱源县凤羽镇
在洱源县凤羽镇起凤村,村民依照白族传统习俗举行收割水稻开镰仪式,喜迎丰收节。
丰收节在《白鹤舞》中拉开帷幕,霸王鞭、白族调、歌舞、白语说唱等节目精彩上演。按照当地习俗,每年秋收时节,村里都会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开割了,割谷子了,开割了!”随着秧倌的一声号令,当地群众手持镰刀,割下今秋第一把沉甸甸的稻谷,起凤村种植的新品种水稻正式进入收割季。在金色的稻田里,村民们有的收割,有的打谷,喜迎丰年。
起凤村背靠罗坪山,面临凤羽河。结合洱海保护治理的要求,今年该村因地制宜,引进大理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州农科院的品种资源,实行“企业+农户”的订单种植模式,示范种植新品种水稻。
洱源县起凤村农户王灿辉:今年我们用的肥料是有机肥,除草这些是我们用手工一遍一遍拔。我种出来销路不愁,全部交给公司。
洱源县农业农村局种子管理站站长杨成武介绍,今年是第一年示范种植,接近亩,情况表现都比较好,也适合于凤羽区域的气候、海拔。下一步将积极联系市场,结合洱源的实际进行大面积的示范推广。
漾濞县漾江镇
走进漾濞县漾江镇安南村下坝村民小组,亩生态水稻丰收在即。
田间地头,金色的水稻送来缕缕稻香,田间栽秧时节放入的鱼苗已长成,一尾尾鲜美肥嫩的生态“稻花鱼”正在欢腾跳跃,到处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漾濞县漾江镇安南村下坝村民小组是全县5个县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之一,村子背靠苍山,面朝黑惠江,有着优质的苍山水资源。
自年开始,当地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辅以人为措施开展稻田养鱼,让稻田内的水资源、杂草资源、水生底栖动物资源等被养殖在稻田里的鱼类所利用,并通过所养殖鱼类的生存活动,达到为稻田除草、除虫、疏土和增肥的目的,实现稻鱼共生互补的农田渔业生产模式,使每亩稻田增加元左右的收益,提高了稻田的综合效益。
来源:大理广播电视台
记者:蔡亮洱源记者站李雪梅罗新才施浩权(实习)漾濞记者站何碧蕊江静龙范志强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