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几千年,出了多个皇帝,这些皇帝之中大部分都是庸庸碌碌之辈,可以说在位期间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真正能称得上好皇帝的没几个,也因此许多的君主担心之后的下一代君王不能够完美的继承自己的衣钵,从而导致江山旁落。
因此在临终之前往往会安排好托孤大臣,甚至诸如刘备托孤诸葛亮的时候还说出了:“汝可取而代之”这番话。
当然了,如果当时诸葛亮真的敢同意,恐怕下一刻就会人头落地,不过很多的君王为了表现出自己英明的形象,会在临死前给臣子一些特权,比如《封神演义》之中的闻太师就握有打王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当然了,打王鞭更多的还是一种权利的象征,象征着这个大臣深受皇帝喜爱,可是你要说这打王鞭真的能够打皇帝倒也不见得,你看朱元璋给明朝34位开国功臣赐了丹书铁券,可是最终他们有谁能够幸免呢?
所以,打王金鞭更多的还是象征着地位的崇高,可是实际上并无任何用处,那些大臣也不会真的敢拿打王金鞭去打皇帝。
当然了,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不单单是打王金鞭,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几件物品也有相同的之效。
尚方宝剑
尚方宝剑又称作“尚方斩马剑”,也是天子权利的象征,在古代,尚方阁作为君王收藏武器的地方,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正是由于此剑乃是君主亲自收藏或是使用的宝剑,所以才有了尚方宝剑的称号。
在宋朝以前,其实那个时候尚方宝剑的权利没有这么大,因为当时时候很多的将军的兵都是“私兵”,也就是所谓的门阀和藩镇。
除了盛世时候,多数时候的朝廷都是形同虚设的。
宋朝以后,中央集权再一次得到了加强,唐朝武人专政的情况不会发生了。
因此这个时候皇帝会派大臣去各地巡视,这个时候尚方宝剑的用处就来了。
由于古代交通传递不及时,所以每件事都请示是不可能的,这个时候为了让大臣便宜行事尚方宝剑就成为了君主的象征。
用电影的话来说:先斩后奏,皇权特许。
尚方宝剑是君主意志的象征,持有它就代表了按君主意志颁布命令,所以只要持有它,将领就不会再由于无法号令而丧失战机。
三口铡刀
而开封府包拯的三口铡刀在小说之中可谓是赫赫有名呢。
这是包拯担任开封府尹时候,仁宗皇帝赐给他的。
其中龙头铡铡的就是那种作奸犯科的皇亲权贵,虎头铡铡的是一般的贪官污吏;狗头铡,则是用于惩处民间恶人的作恶。
可以说,这就是封建时代阶级的特征,就连杀人还要分个泾渭分明。
不过三口铡刀也代表了皇权的赫赫威名,也因为这三口铡刀让包青天名声大噪,成就了其包青天的美名。
不过,三口铡刀比较有争议,因为三口铡刀在历史上并无图案或者文史记载,更多的还是明清时期的小说之中,而且包拯的职位当时也和小说之中不符。
龙头权杖
除了这两个之外,龙头权杖也有打奸臣的功效,当然了,龙头权杖和虎头铡一样,也具有争议性,因为它也是具体存在于小说之中。
龙头权杖和打王金鞭的意义相同,名义上比上述两者更高一个档次,因为三口铡刀和尚方宝剑只可以下打奸臣却并不可以上打昏君,因为这两样东西本身就是皇帝赐的。
而龙头权杖并非如此,这是先皇赐给朝中一些比较有威望的长者的,为了让他们监督自己的后辈,所以赐予她们龙头权杖,可以说这也是一种荣耀。
龙头权杖和前三者都不相同,因为这一般是由女性所执掌的,比如杨家将之中的佘太君,同时小说之中还为了表彰佘太君的忠烈,特地赐予其可以不跪拜等等特权,见天子不拜在古代可以说是莫大的恩惠了,也算是对杨家三代护国的一种肯定了。
不过这也存在争议,因为在古代女子其实并没有这么大的权利。
这几件东西的存在虽然并非真的可以上打昏君,但是却可以对那些奸臣有所约束,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东西的存在也是一个威胁,让那些作奸犯科的奸臣有一个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