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毛乌素火了。新华社和全国各大媒体连续报道,横亘榆林北部长城两岸的毛乌素沙漠不见了。《我和我的家乡》上映后,更是直白地告诉全国人民毛乌素沙漠全面绿化了,绿色产业发展起来了。
大漠新榆林塞上森林城
到毛乌素了解史前文明
在商周时期,毛乌素以上叫朔方,以下叫鬼方,也就是媿(kui)方,这就是古代的方国,同时存在的大姓氏有姬姓、姜姓、嬴姓、姚姓。原始姓氏都是从女的,后来有从地名、官职等。这块地方是媿姓也就是魏姓的发源地,春秋三家分晋的魏国即来源于此。在甲骨文和青铜器的文字记载中,商周打的大仗也就是与鬼方了。鬼方的都城位于清涧县无定河畔的鱼儿峁附近,仅当时的祭坛就大过天坛说明当时更重礼祭祀。后来,这些人一部分迁徙到贝加尔湖一带,一部分越过黄河太行山在赵、燕、齐三国间建立了中山国。为此,鬼方都城遗址的界碑还是中国、蒙古、俄罗斯三国立的。
更为神奇的是,毛乌素南缘神木段发现了夏朝前、东亚地区最大的都城遗址,与山西陶寺遗址在同一时期,其文明程度让人叹为观止,有丝绸、麻、骨针、算卦用的甲骨,有大量的难以计数的玉礼器,城门、城墙下埋有方向一致的人头骨坑,中有24个少女头盖骨。还有壁画,与商朝文化一致的石雕,乐器口簧,文化艺术的出现,文明程度不低了。从年代看,正是史前大禹治水的大洪水时代,从把神庙或宫殿的石头拆下来砌在城墙里看,一定是东部人群在遭遇洪水时退到黄土高原,打破了城池,又重新建了城来防御敌人,成为当时的霸主,形成了万国来朝的局面。显然是两个文明存在过,一个北方文明一个东方文明。有专家说是黄帝的都城。
独特的陕北风情
到毛乌素了解民族发展史
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的战争主要是与北方民族的战争。毛乌素位于黄河几字中央,是南北战争的必经之地。狄人、匈奴、鲜卑、突厥、柔然、回纥、蒙古等民族驰骋各个朝代,南下牧马,中原政权几易其手。中原为了抵挡胡人南下,从春秋战国时就开始在毛乌素修筑长城,后有秦、汉、隋、明等朝代继续修筑长城,明朝更是修筑了大边二边两条长城和三十六营堡防御蒙古人。把延绥镇修到了榆林成为九边重镇之一,在红山建了长城上最大的烽火台——镇北台,来保护红山互市。秦朝蒙恬扎营上郡,扶苏做监军,修长城,打击匈奴。“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长烟落日孤城闭”“将军白发征夫泪”这样的边塞诗很多,说明这里战争的频仍。
值得一提的是,在东晋时期,匈奴铁弗部赫连勃勃感叹:“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在毛乌素建立都城统万城,城墙高耸入云,马面密集,六年时间用当地白色土运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建造的,硬比石头。城之所以坚固是因为当时的筑城者“叱干阿利性尤工巧,然残忍刻暴,乃蒸土筑城,锥入一寸,即杀作者而并筑之”。隋朝伟大的建筑家宇文恺设计修建了长安城,一定是因为从小在统万城成长,见过精致的统万城建筑。大夏国势力范围南至秦岭、北到阴山、东临黄河、西近陇西。北魏拓跋焘攻下统万城时感叹:“蕞尔小国,用民如此,安得不亡。”隋末鹰扬朗将梁师都联合突厥在统万城建立了梁国,北宋党项人李元昊在统万城称帝建立西夏,统万城后被宋太宗引水淹没,从此,消失在沙漠之中。
艰苦卓绝的治沙历程已经成为历史
到毛乌素了解沧海桑田
毛乌素的蒙语是“有水的地方”。沙漠下面是什么?浅浅的水资源,还有石油、天然气、煤炭、岩盐。有定边的盐湖,所产的盐从上古到近代一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特别是在—年大生产运动中,旅余名指战员在此打盐,曾被毛主席誉为“盐湖是中央第一财政”。有中国最大沙漠湖泊——红碱淖,至于海子,90年代前还是星罗棋布。有世界七大煤田——神府煤田,天然气更是输往北京西安等全国各大城市,资源储量世界罕见,被称为“中国的科威特”,榆林正在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可以想见,这里曾经是海洋、是森林、是草原、是沙漠;现在是绿色、是城市、是化工基地、是旅游胜地。
到毛乌素了解独特的文化
战争的频仍,民族的迁徙,促使了民族的融合、文化的融合,产生了陕北独特的文化。陕北民歌传承了古老的诗经赋比兴的手法,在民国时期,因为走西口逃荒爆发式兴起,与中国革命结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是建党一百年唯一在每个时期都有歌声的民歌。《走西口》《蓝花花》《南泥湾》《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人民公社有力量》《东方红》《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叫一声哥哥你快回来》《黄土高坡》等一首首歌曲贯穿了整个时代。大秧歌、唢呐、腰鼓、道情、霸王鞭、说书、剪纸、石雕都是反映北方人豪放特征的文化。在陕北没人不会唱陕北民歌,还有许多人会即兴编唱。还有独特的饮食文化,这里处在肉食蔬菜杂粮结合的地带,山区的羊肉不带膻味,羊杂碎是人们最好的早点,因为它解决了头一天饮酒第二天身体不舒服的问题,这里把杂粮能做到极致,杂面擀得和纸一样薄,荞面做公式公式、剁荞面、凉粉、碗托、搅团、煎饼,油炸糕,空心手工挂面,黄馍馍。与内蒙古相近,酒文化发达,划拳摇色子打牌,自编自唱酒曲,不醉不归,重要的是,要把客人喝好,先把主家撂倒。据说,陕北女人漂亮男人帅的原因就是民族融合的结果,九原郡挨着上郡,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据传说讲的就是吕布是绥德人,貂蝉是米脂人,据当地人说吕布是战乱时父亲战死,母亲带肚子来到绥德避难所生,而生貂蝉前四年当地百花不开。
陕北独特的文化还在于语言的独特,古老的陕北因为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相对贫乏,方言中保留了秦汉唐宋元明清的许多语言,到陕北听方言,如同听到古代的声音。
毛乌素的治沙路还在继续
到毛乌素了解榆林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年,李大钊的学生李子洲带着魏野畴等同学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到了榆林中学、绥德师范、米脂中学,当时,刘志丹、谢子长、高岗都在榆林中学读书,三所学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优秀干部,年清涧起义打响了西北革命的第一枪。榆林为中央提供了土改的调研实践地,积极纠正了在各地蔓延的“左”倾偏向,使边区土地改革运动沿着正确轨道开展起来。为延安的文艺创作实践提供了沃土,将大量的陕北民歌改编成革命歌曲和诗歌,如诗歌《王贵与李香香》,歌曲《二月里来》《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秧歌剧《兄妹开荒》《夫妻识字》。中央红军转战陕北在榆林一年零五天,在小河村吹响了全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号角。在佳县毛泽东提出“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在清涧县写下了《沁园春·雪》。并指挥彭德怀采取“蘑菇战术”,连续进行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三次歼灭战,并从容地指挥着西北和全国各个战场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行动,在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真可谓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到毛乌素了解治沙
连年战争、军屯种田开荒和毫米降水分界线,毛乌素终于变得黄沙遍地。明朝末年生态环境恶化导致赤地千里、民不聊生,爆发了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清朝走西口实际上是康熙开禁了据长城50里内的黑界地,内地人去内蒙古种地,大量的开荒让土地大面积的沙化。光绪年间巡察官员、朝内翰林王培芬有诗“万里遨游,百日山河无尽头,山秃穷而陡,水恶虎狼吼,四月柳絮稠,山花无锦绣,狂风阵起哪辨昏与昼,因此上把万紫千红一笔勾”。解放后,国家开始部署三北防护林建设,榆林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治沙英雄,郭成旺、牛玉琴、石光银、张应龙和一代代女子民兵治沙连,用他们的青春、汗水甚至生命演绎了可歌可泣的治沙壮举,一届届党政领导把治沙绿化工作作为主要任务,广大治沙绿化专家、技术人员、干部群众洒下了辛勤的汗水。年4月22日,陕西省林业局发布数据,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万亩流动沙区重新披上了绿装。这意味着中国四大沙漠之一毛乌素沙漠即将退出陕西版图,成为全球第一个消失的沙漠。年榆林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年被评为宜居城市。同时,花卉苗木、大扁杏、苹果、沙棘、核桃产业化发展,建立了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新能源等为主的沙产业体系。榆林的高新区、科创新城建在沙漠边缘上,榆横工业园区、榆神工业园区、锦界工业园区、靖边工业园区都建在沙漠边缘上,不但稳住了沙丘也更好地绿化了沙丘。真正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来源:榆林网、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