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她大理

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让我认识了大理国,电影心花怒放让我喜欢上了洱海。大理,最早见于唐代樊绰“云南志”一书中,大理原本是一个小地名,就是今天的喜洲,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是我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公元年,中原正处于五代十国的分裂之期,而云贵高原的洱海区域却迎来了大变革,据大理白族自治州志记载,南昭末年,南昭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37部消灭了杨氏政权之后,建立了大理国。记载中今云南省境为主包括今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老挝北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区。都曾属于大理国疆域。大理以佛立国,素有妙香佛国的之称,自建立余年间,大理国22代君王,其中9位自愿避位出家,在大理国佛家的道义几乎与儒家的教条融合为一。儒生无不崇奉佛法,佛家的僧人也都诵读儒书,有所谓释儒任用僧人为官,释儒可通过科考获取政治地位。大理国以儒治国,以佛治心的现象深得民心。佛教作为大理文化的重要代表,无论在王室还是民间都得到了大力发扬。可见当年释儒文化之昌盛。北宋时期,大理国保持了与宋王朝的臣属关系,自段正淳开始,大理国与宋朝交往密切,年段正淳让位于段和誉,段和誉即天龙八部的段誉原型。他深知与宋朝建立的友好关系是立国之本,因此重视加强与宋朝联系。大理国自立国到年被蒙古所灭,大理国效仿宋朝体制治理云南。时过境迁,世间纷纷扰扰而大理独享着这份世外桃源般的宁静祥和。从古至今诗词赋予洱海不朽的生命,郭沫若笔中洱海是风花雪月古城开,洱海苍山次第排。在清朝诗人熊湄笔下,洱海是浮云目断苍山外,落月魂消洱海边。但还有一位诗人笔下的洱海更让人震撼,白天是洱波三万顷,轻舟泛长风。夜晚是不见波跳险,但闻摇橹声。阴天是风轻雨细一江浪,凫没鸥兴几叶舟。晴天是风恬水波,一镜涵虚空。这位爱极了的洱海的诗人正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李元阳。古往今来,清澈的洱水孕育了多少灿烂文化,滋养了无数英雄豪杰。喜洲,位于大理以北背靠苍山东濒洱海。是白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曾是南昭大理国的国都。历史上喜洲工商业发达曾是云南的商贸中心之一,形成了驰名三迤的喜洲商帮,尤以严董尹杨四大家族最有名,古镇以四方街为中心,街边的大多商铺皆保留了原来的格局。四方街中心傲然屹立着题名坊,镌刻着自明清以来31位喜洲进士的名号。在历经岁月的洗礼后牌坊虽已褪去往日的风光,但它仍然凝聚着古镇的灵魂。激励着这里的莘莘学子。或许正是因为这份对于文化的坚守,历经数百年屹立至今的白族民居仍然秉承着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传统。院内照壁字画都能彰显主人的职业,贫富,家族地位。院外房门屋脊也很讲究,一般来说屋脊上有龙有凤,龙在上说明家中男人当家,凤在上则说明家中女人当家一说。每逢佳节祭拜神明后,白族民众总会汇集在一起载歌载舞。白族三道茶,彝族跳菜,霸王鞭等民族传统文化在这片祥和包容的土地上延续。白族人的生活全在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风景里得到了实现。喜洲这座从历史中走来的古镇,以它淳朴飘逸的美,慰籍着来往路人孤寂的心。大理是国家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茶马古道的重要中转站,现为云南省规划的滇西中心城市。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理已成为滇西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北进川藏,西向南亚,东南亚的通衢。年洱海的治理工作紧紧有条,如今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宜居大理正在打造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sttga.com/afhzp/681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