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崔永玲 http://ask.bdfyy999.com/自入伏以后,气温是一天比一天闷热。大家也都在盼望着,怎么还不立秋。别着急,立秋终于来了。8月7日(农历六月二十六日,也就是这周星期二)正式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作为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对农民朋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在民间也有很多和立秋节气相关的民谚,不知道大家都知道或者是听说过哪些呢?今天农夫就和大家来分享几句比较有特色的立秋相关的民谚。伏包秋凉悠悠;秋包伏热得哭。这是一句在四川地区广为流传的地方民谚,要想了解其意思,就得先搞清楚“伏包秋”和“秋包伏”分别是指什么。一般情况下末伏都是在立秋之后,这个就是“秋包伏”。而如果立秋和末伏是同一天,即进入末伏那天也正好是立秋,这就是“伏包秋”。因为“伏包秋”以后,马上就要出伏了,所以也就不会太热了。而“秋包伏”的话,“伏天”推后了,那么天气就会非常热,也就有了“秋包伏热得哭”的说法了。六月立秋快加油,七月立秋慢溜溜。这是在闽南地区流传的一句比较经典的谚语,老一辈的人都明白其意思。说的是如果在农历六月份立秋的话,那日子就会过得很快,而如果是在农历七月立秋的话,日子就会过得慢溜溜。这是因为六月立秋天气就会比较凉爽,日子过得自然就很舒坦。而七月立秋比较的炎热,自然过得就会比较煎熬。这句民谚和有些地方“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差不多。那今年就是六月立秋,是不是要快加油了啊?闽南的朋友们说一说你的看法雷打秋,冬半收。从立秋当天的天气情况,还能预测到接下来一段时间的气候。比如这句民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在立秋当天打雷的话,那么冬季的农作物就会欠收。在民间还有着“立秋响雷,百日见霜”的说法。在有些地方还有“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意思是说在立秋当天如果是天气晴朗,那么今年就会风调雨顺,农事方面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这句民谚在国内大部分地区适用的,其意思是说在立秋以后如果雨水比较充足的话,那么今年的粮食都会大丰收。因为在立秋以后,正是各种农作物生长的旺季,像水稻、大豆、玉米、棉花、红薯等都是需水量大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个时候出现旱情将会给农作物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损失。所以也就有了“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的说法,其中的“三场”并非实数,而是指多场雨。立秋忙打靛其实这句话老农民最清楚了,所谓“打靛”也就是打草料的意思。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立秋以后就要开始忙着打草料了,这样牲口在冬天的时候才有草料吃。之所以在立秋之后要开始打草料,那是因为等到立秋以后,草种基本上大已经成熟了,这个时候是最适合用来做饲料的,一些养殖户就会把这些草采割回家准备给牲口过冬吃。以上,就是农夫为大家精心挑选和整理的几句和立秋相关的谚语。马上就要立秋了,您家乡降温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