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聊健康#
提起鬼节,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七月十五(一说七月十四晚)。
但其实,在中国还有另外三大鬼节,你知道么?
1.中元节(七月半)
先说说那个你们最为熟悉的七月半的那个鬼节——其实又叫中元节。
唐代以一月,七月,十月分上中下三元,这三个月分别各有海陆空三位大帝开patty:
上元节(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祭天官——玉皇大帝;
中元节(七月十五)祭地官——阎罗王;
下元节(十月十五)祭水官——海龙王。
传说在中元节这天,阎王令鬼门大开,所有孤魂野鬼都可以上阳间和亲人团聚,所以这个鬼节的中心活动就只有一个:祀鬼。
这也是我们印象最为深刻的鬼节。
2.上巳节(三月三)
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叫做上巳。
为了方便记住,也叫“三月三”。
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周礼·春官·女巫》
这个节日的中心活动就是:祓(fú)禊(xì)
古时有“兰汤辟邪”之说,简单来讲就是在溪边用兰草洗涤身体,祛邪除灾。
那为什么说上巳节也是鬼节呢?
传说这天也是鬼门大开,不过和中元节不同的是,七月半是鬼魂来到人间,而三月三这天却是人们的魂魄禁不住鬼市的诱惑去了阴间那边。
如若天亮之前还流连忘返,那么就永远都留在那边了。
3.清明节(阳历四月五号前后)
这个大家都很熟悉啦,中心活动就是:扫墓。
拜山扫墓,慎终追远。
4.寒衣节(十月初一)
《诗经》有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说到了九月,天气渐渐转凉,人们开始添衣了。
到了十月初一的时候,才想起,自己的祖先在下边是不是也需要添衣了。
所以,这天也和清明节一样是祭祖的日子,区别在于,这天烧给祖先的物品中,少不了寒衣。
这个节日的中心活动一如名字,就是:烧寒衣。
也是祭奠先人,传承孝道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