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武汉传媒学院副校长胡学知讲话
胡学知副校长对参加我校“恩施州宣恩县非遗文化”交流活动的所有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由衷地感谢。
宣恩县是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许多技艺都入选了 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单。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许许多多不同的表现形式。
胡校长强调,此次活动重在表现文化的魅力,使学生们了解非遗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文化和祖国的热爱。
胡校长希望同学们通过欣赏表演从而热爱艺术、热爱非遗文化、成为非遗传承人。
-02-
观看节目
活动伊始,播放MV《中华源》,这是由我校胡桐老师领脱贫攻坚朗诵志愿团同宣恩县小朋友们合作,完整地展现了恩施民族风采。 个节目是由武汉传媒学院学生表演的舞蹈《蛟龙下水》,这支舞是根据宣恩民间舞蹈《滚龙连厢》进行创编,女孩们右手执“连厢”左手执板,跳出一段流畅柔韧、具有民族特色,又不失现代风格的舞蹈。台下的武传学子感受到恩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领略精湛的民间技艺,从而让武传学子热爱非遗文化、保护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文化。
-03-
讲解宣恩非遗文化
宣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所长罗义杰同志仔细地讲解了宣恩县的非遗项目,让我们在众多项目中感受到了满满的中国文化历史的气息。
全县有薅草锣鼓、三棒鼓2项 非遗名录、12项省级名录、30项州级名录、68项县级名录;各类非遗传习所8处、非遗传承基地3处,并且县级非遗展厅已初步建成并于今年底对外开放。罗所长介绍,滚龙连厢的道具连厢在其他地区又称金钱棍、霸王鞭,竹子或细木制棍,打孔串以铜钱,舞蹈者翻滚跳跃,舞动道时发出清脆响声。特点的《十姊妹》歌曲,有着深深的民族特色,观众席无一喧闹,认真的听着讲解,领悟歌曲中深厚的感情。
巴乌与葫芦丝的优美曲调彼此缠绕,两位老师对音乐对文化细腻的情感都蕴含在这一段演奏中,将现代歌曲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葫芦丝和巴乌相互配合,一个声音清脆,一个声音低沉,这一场演奏不只是一场听觉盛宴,更是一场心灵之旅。-04-
关于《三鼓棒》
张相成(图1中间): 非遗项目三棒鼓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土家刀王。
张相成老师给武传学子们讲解三棒鼓的历史与传承,并进行技艺展示。
同学们在讲解与表演中看到了文化的风骨,听到了文脉的跳动,感受到了历史与当下文化的融合。同学们或许是被精湛的技艺惊叹,亦或许是被深厚的历史感染,当张相成老师与同伴表演《三鼓棒》节目之时,一个个令人心惊胆战的动作引得现场一片沸腾。
-05-
现场互动
表演结束后,各位老师邀请现场的同学上台学习三棒鼓。同学们踊跃上台参与。上台的三位同学认真学习的态度得到了老师的称赞。
传承文化瑰宝,守护自然家园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传统文化应代代相传
由衷热爱,用心传承
让非遗文化的未来传承之路更为广阔END图片
刘景皓王添格
记者
涂思羽朱鸿菲周丽婷
小编
钟爱文刘嘉仪
责编
陈黄倩倩吴郁
审核
赵洲舟唐文瀚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见武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