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巾荡系马桩岳飞在江苏兴化的印记和传说

■谈呃玩

岳飞“精忠报国”的形象深入人心。江苏兴化,就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和印记。

宋金时期,兴化所在的江淮地区成为南宋与金对峙地带,征战不息。建炎四年()七月,岳飞奉檄到江北,以通泰镇抚使知泰州事兼镇兴化,成为兴化实际上的军政主官。岳家军大营便驻扎于通泰镇抚辖区内的兴化缩头湖(今得胜湖)南岸芦洲旗杆荡,并在湖中操练水军。清代王熹儒曾有《旗杆荡》一诗提及此事:

海滨曾驻鄂王营,至今湖水留其名。

晴霞射波作五色,参差如见旌旗明。

绍兴四年()九月,完颜亮、完颜宗弼(兀术)及伪张邦昌再集重兵渡淮南侵。南宋韩世忠、张浚、岳飞在扬州西南的门户大仪一带集兵堵截,大获全胜,南宋因此又一次转危为安。在这场战争过程中,岳飞大军追击完颜宗弼(兀术),在兴化境内数进数出。在兴化城北乌旌荡(“乌旌”,意为玄旗,源于道教典籍中称北方玄武“皂毒玄旗,披发跣足”)边,岳飞箭射兀术,兀术头上乌巾应弦而落,从此这里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乌巾荡”。乌巾荡成为岳飞在兴化的民间传说之一。

付岳飞书(局部)南宋·赵构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清代康熙年间,在兴化城内马桥以西淘沙巷东,建成坐北朝南临街的“岳鄂王庙”,即岳王庙。岳王庙三进两院, 进为祠门;第二进为享堂,正中供奉岳鄂 位;第三进为正殿,内壁神坛上塑以威风凛凛的岳飞神像,两侧为岳云、张宪等将士。门前立有反缚下跪、大小仅如幼童的秦桧夫妇石像。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岳飞诞辰,人们都往岳王庙焚香拜瞻岳王,唾骂秦桧,啖嚼“油炸桧”(油条),地方上命名为“岳王香会”。

兴化城内,英武街南段与张老娘巷半腰间,有一条东西贯通的“系马桩”巷。小巷东首有一长方形的上马石,石旁立有一近一人高的系马石桩,相传是当年岳家军驻扎兴化时,岳飞上马、系马的所在。由于这两块石头与岳飞联系在一起,这里便成为兴化城区佑子“寄名”的重要场所,“祭马桩”便成了兴化文化中有着独特含义的民俗。新生男孩三朝日,大人们便捧着祭品跪祭到石桩前,燃香点烛放鞭炮,焚化的黄元上书有男孩的姓名和生辰。家人祷告,祈求男孩如石桩那般坚强,长大成人亦如岳飞那般忠勇、那般坚定、那般有所作为。

人虽死,尚如生。岳飞,在兴化人民的心目中,已成为一个满荷忠勇情结的图腾,旌扬在水乡的晴空。

校对王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sttga.com/afhzz/3732.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