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鞭舞又称花棍舞、金钱棍、英雄鞭、打莲湘(打连厢)等,是白族民间舞蹈最基本也是最普及的一种形式和类型。霸王鞭是舞蹈用的一根山竹彩棍,用长约80公分,直径3公分的山竹,凿穿相对的4个长孔共8孔,每孔中串缀以3枚或6枚圜钱。鞭体用彩漆涂饰,两端还扎上花穗彩绸,极为美观。每年的三月街、绕三灵等盛大节日庆典,白族金花身着节日盛装,排列成整齐有序的舞蹈队形,精神抖擞地打起霸王鞭。舞蹈时,不停地以鞭打手、磕肩、碰腿、敲背、击脚。随着手舞足蹈的起落动作,霸王鞭发出有节奏的、清脆鲜明的响声。早在明清时期,史料对霸王鞭就有了非常明确和形象的记载。《百戏竹枝词·霸王鞭》载:“徐沛伎妇,以竹鞭缀金钱,击之节歌,其曲名《叠断桥》,甚动听。行每覆蓝帕,作首妆”;诗歌:“窄样春衫称细腰,蔚蓝手帕髻衣飘。霸王鞭舞金钱落,恼乱徐州叠断桥。”与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白族霸王鞭几乎是若合符契、如出一辙。打霸王鞭时,金花们边唱边跳,载歌载舞,音调和谐,舞姿健美,歌舞出极为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和节日文化气氛。作为一种最能体现白族民间舞蹈的特色和风格的女性集体舞蹈,霸王鞭常常又与双飞燕及男性集体舞八角鼓舞交相配合,在三月街、绕三灵等白族传统节日盛会上,同台亮相。
霸王鞭有上百种打法和套路,一个套路最少4拍,最多36拍,间或有唢呐、三弦和笛子伴奏。舞者右手持鞭,左手拍、拨霸王鞭两端,并以鞭打、擦、碰、击身体的主要关节部位。身随鞭移,鞭由身动,双肩前后摆动,左右扭腰送胯,身体俯仰旋动,双脚上下踢动。随着身手和舞步的高低起落、回环往复,霸王鞭能够打出花样繁多的套路和阵形,诸如一条龙、辟四门、三叉花、五梅花、满天星、过天桥、青蛙蹦、蛇蜕皮、背靠背、脚勾脚、心合心、二龙抢宝、金鸡打架、苍蝇搓脚等等。与八角鼓舞组合舞蹈时,男女交错,旋转对舞,在套路和阵形的变化当中边唱边跳、边走边舞、时立时踞、时进时退,节奏简洁明快,步伐整齐有力,气氛极为热烈,阵势非常壮观。
霸王鞭舞是能歌善舞的白族人民在吸收川渝民歌乐舞的基础上创造的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艺术样式,是勤劳智慧的白族人民世代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和包含着民族历史、文化心理、审美意识、思想感情等等有认识和研究价值的内容,成为白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年6月,白族霸王鞭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来源: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辑:杨秀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