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以借一场综艺翻红,有人也可以在一场综艺中翻车。
陈凯歌明显属于后者。
《演员2》中,在李诚儒表示没看过《无极》,并声称“现在很多电影形式大于内容”。
被激怒的陈凯歌当众翻脸,器量狭小地挤兑他是“保守的”“对世界的进步不太关心”“生活和沉浸在过去时代中间的,感受到过去时代夕阳的一位老艺人”。
这一场争执,让群众充分领略了陈的伶牙俐齿,也顺带看清了他忌疾讳医、拒绝批评,不敢面对《无极》失手这一残酷现实的小家子气,和动不动像郭敬明一样混淆是非、搬弄唇舌的丑恶嘴脸。
可以说,这是一场由陈凯歌亲手导演的大型翻车现场,相当于一把撕掉著名导演、一流大导的脸面,败光观众缘、路人缘。
更为可悲的是,关于陈氏的风评,已经延伸到对他一生所有作品的质疑。
比如,《霸王别姬》《黄土地》等经典作品,到底是谁拍出来的?
尽管它们都署名由陈凯歌导演。
毕竟,这些优秀作品,与陈氏其后出手的《无极》《道士下山》《妖猫传》等作品,无论是叙事风格,还是画面展现,都大相径庭,甚至是截然不同。
至于专家和观众对影片的观感与评价,更是天差地别。
特别是《霸王别姬》,多万人打出9.6分,力压《阿甘正传》,仅次于《肖申克的救赎》,高居某瓣电影排行榜第2位。
而纵观陈凯歌其他作品,继《霸王别姬》后,再无一部拿得出手。
《道士下山》5.5,《无极》5.4分,《赵氏孤儿》6分,即便其自视甚高、寄予厚望,信誓旦旦要“超越《霸王别姬》”的《梅兰芳》,也不过6.9分而已。
换句话说,一个残酷的,也是陈凯歌绕不过去的事实是——《霸王别姬》之后27年间,他竟然没有一部电影是品质、口碑过硬的——即便退一步,将门槛再降低到及格线上,他甚至也次次都不达标。
一个能拍出《霸王别姬》的资深导演,在近30年的时间里,再出手的一部部作品,竟然突然都变成烂片了——多么神奇的转变!
这不由得不让人怀疑:《霸王别姬》《黄土地》等作品,究竟是陈氏心血来潮灵感突现的巅峰之作,还是外力扶持、助推的结果?
毕竟,江湖传言,《霸王别姬》是陈凯歌的父亲、老一辈著名导演陈怀皑老先生的心血,而为了奠定陈凯歌在圈内地位,成品后交于陈凯歌,由他挂名导演而已。
陈怀皑的导演成就无需赘述,代表作有:《小兵张嘎》、《平原作战》、《北大荒人》、《野猪林》、《穆桂英大战洪州》、《杨门女将》、《铁弓缘》等几十部电影。
这个传言的更详细版本是:陈怀皑“用自己的精力和影响力,拉拢了当时最豪华的制作班底和演员,还请来了张进战做执行导演,辅助陈凯歌”。
《霸王别姬》是陈怀皑手把手指导陈凯歌拍摄而成的,拍完一年后,陈父便离世。
至于《黄土地》,据称,它是陈凯歌与张艺谋合作的作品,虽然导演署名陈凯歌,但电影明显属于张艺谋的电影风格。
更引人遐想的是,陈氏品质上乘的几部导演作品——《霸王别姬》《风月》《边走边唱》《荆轲刺秦王》,都有执行导演张进战的参与。
分析张进战担任执行导演的其他作品,与李安合作《色戒》,与陈可辛合作《投名状》,与顾长卫合作《最爱》,与张艺谋合作《英雄》,与宁浩合作《黄金大劫案》,部部都是精品。
至于陈怀皑,《小兵张嘎》等作品深入人心。
张艺谋尽管偶有失手,《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活着》、《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等却屡屡有所斩获。
可离开陈怀皑栽培,张艺谋和张进战助力的陈凯歌,拍出的却只能是《无极》《道士下山》《赵氏孤儿》……
至于重量级奖项,除了靠《霸王别姬》拿下的奖,他还有什么?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对比。
类似陈年往事,本来只是街谈巷议的谈资而已,假设陈凯歌不自己跑出来作妖,不装腔作势地摆大佬的臭架子,其实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在意,更不会有人深究,也注定难以深究。
可作为一名资深导演,最终还是要依靠作品“说话”,而不是凭借骂街吸引眼球。
从这个角度说,陈凯歌的掉价,给人的感觉不是逞唇舌抖机灵,是深痛的悲哀。
也许,《演员2》为了请陈凯歌坐上评委席,是花过大价钱的。拿人钱财,为人添彩(制造话题),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让人费解的是,出多大价码才能买得陈凯歌这么自毁自黑——甚至,搭上大半生的清誉还乐此不疲?
至于究竟《霸王别姬》是谁的作品?恐怕还是见仁见智,反正,27年来,一直署名陈凯歌导演呢!
这件事你怎么看留言说说你的看法吧,期待看到你的真知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