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我不知道,喜欢看书的人有没有这种错觉:自己在脑海里,自然而然的将这些人物立体化、感官化。如此栩栩如生的出现,仿佛自己也是书里的角色。只不过是以旁观者的姿态悄然出现。但,却实实在在的经历着。而安妮宝贝(现在改名为庆山)的小说,往往让我更容易天马行空。庆山的书,小说、散文一本不落。全部都有,但不见得都有时间认真拜读。前些年,必然就是《告别薇安》、《暖暖》以及《七月与安生》等等。还能找到广播剧,就这样听着听着。他们的故事,在我的记忆深处鲜明的存在。只是,后来太多乱七八糟的俗事将它们安安静静的湮没。贰之前,看到电影版的《七月与安生》。关键是,周冬雨太带感了。与马思纯太有共鸣,随便换了一个人——恐怕,这金马影后就拿不到手咯。再看看电视版的《七月与安生》,也只是看看宣传就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请你也要允许,有一千个七月与安生。我觉得,还是请大家看安妮宝贝的《七月与安生》。其实,原版的故事比任何添加都要简单。却简单的,更有震撼力。两女一男的情感纠葛,这古今中外见到的还少吗?你还是会为七月与安生觉得惋惜,这么好的闺蜜就为了一个男生闹得决裂?最后,还要以死亡的方式结束这一切?叁我时常在想:现实生活中,想家明这样的优秀男生不少吧?喜欢这样优秀男生的女生们,可能也有是闺蜜的。那么,公平竞争呢。还是,选择一方的退出作为对另一方的成全?当然,不太可能三人同行的。戴安娜说过,这样太挤了、不好不好。最好拜托,不要有这样的闺蜜和男友。事实上,家明有没有错?爱情是自私,那是别惹恩不可以取代的唯一。友情呢?你说的闺蜜大过天。爱情袭来的时候,让步还是不让步?你给出的答案是这个,可实际去做的又不确定一样了。这就是,七月与安生的悲剧。家明不选还是错,选谁也是错。或者,这就是三个人的宿命。肆少男少女,可能不太懂得这样的无奈。以为,爱情有着战胜所有的决心与力量。到了热恋阶段,为了爱情不管不顾。可能真是要防火防盗防闺蜜,为了爱的那个男生可以舍弃闺蜜之情。安生觉得,可以把家明还给七月。怎么还?你用过的男人,要回来干什么。到底,这是谁的天真?最后,七月领养了安生与家明的孩子。这算什么梗?家明就那么好,优秀女生都要以家明为中心绕来绕去?这是,安妮宝贝的个人局限性。那个年代,这应该是最开放的结局了。七月与安生是爱着的,那是闺蜜之间的感情。七月爱着家明、安生也爱着家明,家明呢?爱是阴差阳错。八月未央,让我们告别薇安。素年锦时,不过是一场得未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