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儿提醒各位:如果没有十足把握千万不要以为同样名字的食用或者植物就有疗效作用,中药非常庞大精深,有时如果用错药,因为属性不同反而会成加重病情作用,所以不要乱用食用植物,即使有些经常吃的野菜也不是所有体质的人适合吃的。
、玉竹:名美形也美!
这儿的玉竹为百合科植物玉竹干燥根茎。要说到百合科,这儿就要多几句了,百合科好多可以食用,大部分都有润燥生津之功效。而且百合科大部分植物都是长得很美。
玉竹具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效。常用于肺胃阴伤,燥热咳嗽,咽干口渴,内热消渴。
因为诗词中的玉竹无法判断是否是此玉竹,有时会将某些品种的竹子也叫玉竹,所以这儿不引用诗词了。
玉竹玉竹这个用来做名字一看就是很优雅文艺,同时玉竹作为一个植物其气质也非常的优雅,柔美,恰似一亭亭玉立之美女。
、川连:就是哑巴吃*连的*连,*连据说最苦。
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为毛茛科、*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徨,坚纸质,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
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嗯,苦味泄火,比如我就特别喜欢吃苦瓜。
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连(川连)其幼苗挺像芹菜啊,哈哈。
*连(川连)*连
吴宽〔明代〕花细山桂然,阶下不堪嗅。野人其根,根长节应九。苦节不可贞,服食可资寿。其功利于病,有客嫌苦口。戒予勿种兹,味苦和难受。岂不见甘草,百药无不有。用*连来代替川连的诗吧。
、石竹:北丝石竹简称,非观赏植物的石竹。
北丝石竹,正名应该是草原石头花。这花长得也挺漂亮。
多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全株无毛,带灰蓝色。根粗大,淡褐色乃至灰褐色;根茎分歧,木质化。茎数个丛生,直立或稍上升,基部略带紫色,节部稍膨大,上部分枝开展。
草原石头花为石竹科植物草原石头花的根。立秋至秋分之间,将根挖出,去掉根茎,剪去须根,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为:利尿逐水。主水肿;小便不利。
草原石头花而园林的石竹是这样的:(虽然有相似之处),而且是近现代引进的花卉品种。所以下面的诗词应该是指草原石头花。
园林石竹花在古代诗词涉及石竹的比较多,个人推测应该是指草原石头花。
比如下面:
石竹咏王绩〔唐代〕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结合唐初诗人,王绩的事迹,推断他看到这石竹花应该是指北丝石竹。
王绩(约—),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县(今山西万荣县通化镇)人。隋唐大臣,文中子王通的弟弟。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出授六合县丞。面对天下大乱,弃官还乡。武德初年,待诏门下省。贞观初年,因病去职,躬耕于东皋山(今山西省河津县东皋村),自号“东皋子”。贞观十八年(年),去世,时年五十六岁。不过从另首诗看到,这应该是观赏类的石竹花,当然这类石竹花也是产于北方草原之地。
答李滁州题庭前石竹花见寄
独孤及〔唐代〕殷疑曙霞染,巧类匣刀裁。不怕南风热,能迎小暑开。游蜂怜色好,思妇感年催。览赠添离恨,愁肠日几回。对于这两首关于石竹的诗是不是指中药石竹,个人也保持存疑状态。
、龙骨:同为龙骨仍然有两味中药带龙骨。
正常的中药龙骨就是指化石。
为古代哺乳动物象类、犀类、三趾马、牛类、鹿类等的骨骼化石。由磷灰石Apatite、方解石Calcite以及少量粘土矿物组成。
产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具有镇心安神,平肝潜阳,固涩,收敛之功效。常用于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惊痫癫狂,头晕目眩,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久泻久痢,溃疡久不收口及湿疮。
所以当年甲骨文刚被发现时一直是当*骨用来治病,后来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二十五年(年)治病时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所在地。
龙骨有煅龙骨和生龙骨之区别,生龙骨就是挖出来直接用,煅龙骨就是进行煅烧。
煅是中药的一种处理方式。
龙骨我们对植物中叫龙骨实际在中药中不叫龙骨。叫龙骨只是植物学中因形而取的罢了。
中药名应该为:霸王花、昙花(《广州植物志》)、七星剑花、龙骨花(《广东中药》Ⅱ);霸王鞭(广州空*《常用中草药手册》)。
植物龙骨植物的龙骨,又别名三角霸王鞭、彩云阁,很多人以为其为仙人掌科植物,但其实际为大戟科、大戟属多肉植物。
舍前龙骨树范梈〔元代〕坞夷篱落见,谁种此江津?结干多于叶,成阴迥不尘。取材因恶刺,感事抚长身。安得艰难际?相从作四邻。植物龙骨的形态像柱状的仙人掌,高可达2米至3米,茎直立,3棱至4棱,具有美丽的斑纹。有刺,有若干分枝,也是直立向上。叶长2厘米至4厘米。比较容易繁殖,扦插即可。
、龙葵:花和果均喜人,但不可多食。
龙葵功能主治为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疔疮,痈肿,丹毒,跌打扭伤,慢性气管炎,急性肾炎。
龙葵用于疮痈肿毒、皮肤湿疹、小便不利、老年慢性气管炎、白带过多、前列腺炎、痢疾。
龙葵全国都有,所以名称也特别多了:龙葵草、天茄子、黑天天、苦葵、野辣椒、黑茄子、野葡萄。
龙葵这名字很好听,开花结果也好看,在我老家那又叫烟油(音)。小时经常吃,不过只全紫才能吃。
龙葵在这儿提醒一下,这个玩意我们小时也不敢多吃,即使是全紫成熟的。都是解馋。
青的更不要吃,里面含生物碱。而且这个牛羊家禽这类食草动物好像都不吃的。
龙葵龙葵草中含有的龙葵碱,其效果类似皂甙,具有毒性,能溶解血细胞。未熟的西红柿也是含这个,龙葵果发青吃完的感觉同吃青西红柿一样的感觉。
同时千万要注意那些催熟的西红柿捏上去还发硬的千万不要生吃。西红柿生吃一定要吃自然熟的大田的, 是大田的。影视剧中生吃西红柿实际人家都懂行的。
龙葵如果你吃生西红柿有发涩感觉,就一定不要再吃了。
山水友馀辞苦菜王质〔宋代〕王瓜后,靡草前,荠却苦,荼却甘。贝母花哆哆,龙葵叶团团。苦菜,苦菜,空山自有閒人爱,竹箸木瓢越甜煞。
在查阅资料过程中我看到好多人写得文章错误把一些同名或者中药简称同观赏植物或者根本不是一样的植物混为一谈,这是非常错误和严重,我也犯过类似问题。
开头我也提醒过了切记,没有十分把握不要乱用一些同名的植物,可能那个并不你认为的那味中药。
最为突出的就是苍耳,《诗经》的卷耳和我们现在看到的野外的苍耳根本不是回事。就是有些写文章的不负责任,据说有导致食用苍耳发生中毒事件的发生。
甚至在现代植物学中卷耳和苍耳也根本不是一个科属。卷耳是属于石竹科,苍耳属于菊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