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遇事不顺的时候,困住你的不是迷

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有的人会选择逃避,沮丧,失落,纵然时光流逝,也无济于事;也会有人选择正视挫折,迎接每一个挑战,从容度过每一刻。李白就是如此,他时常也会有忧愁的时候,但他和常人又不一样。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的这组诗《行路难》。《行路难》原本是三首诗,我们只需要了解其中的一首(《行路难·其一》),并不是说其他两首没有了解的价值,只是说这首诗相对于我们会更加熟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是诗仙,诗歌中最离不开的是酒,所以也称他为酒仙。我们上次说到李白的《将进酒》,“会须一饮三百杯”,喝酒要喝个够。大多数时候,我们写了一个事物之后就很难再用细腻的笔法去表述,从而陷入了一个死角。李白就不一样,每首诗歌都有酒,写酒的味道每首也不同。李白是“仙人”,但是也有追求“俗”的时候,这主要是源于他本身很想做官,总觉得自己有政治思想。我们说李白有诗才,有文才,但他绝对不是一个能当官的料子。当时的皇上唐玄宗喜欢李白的诗,同时他也清楚地认识这一点。所以给了李白不少钱,让他离开长安,就是让他滚蛋,不是一个当大官的料。可李白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天生就是当官的料,结果事与愿违,常有一种失落伤感之情。可能当时他还无比疑惑,惆怅,我超棒的一个人才,皇帝居然看不上我,不识千里马,所以就有感写了这篇诗文。第一句“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和大家不开玩笑地说,李白的钱绝对大部分用到了喝酒上面。别人喝酒都是喝浊酒,他喝得是清酒,古代的酒精提取技术很难,所以纯度不高,大部分的人喝得酒,上面有一层小蚂蚁一样的小泡沫,经过灯的折射透着绿光,所以白居易说“绿蚁新醅酒”。这样看来清酒是非常值钱的,但是李白从来不把钱看作钱,只有酒才是最重要的。吃的东西也是不一样,别人都是粗衣淡饭,唯独他不一样,有好酒怎么能够没有好菜,更为夸张的是这样的菜要用云盘来装,这怕是吃的仙肴。我们后来说李白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其实也是一个善用夸张手法的诗人,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人。有这么好的食物一定一口气就把他吃完。但这个酒仙却一反常态,他居然不喝酒了?这是个什么情况,“停杯投箸不能食”,还要拔剑环顾四方。诗人在此句中一共用了四个动词,分别是停、投、拔、顾,这四个动作是连贯的,没有停歇的。但仔细一读就会发现这些动作都是在为“茫然”做铺垫,结合当时的“赐金放还”的背景就能知道诗人此刻是非常苦闷。你想,一个人苦闷到什么程度能够把平时最喜欢做的事情都放在一边,喝酒也不喝,吃饭也不吃。诗人的拔剑其实就是为了明志,贾岛在《剑客》一诗中说:“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拿着剑,虽不能像武将一样纵横疆场杀敌,也要像古人一样有挥剑的地方,而不是在宴会上舞剑。“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句话李白处理的恰到好处,黄河是一条大河,流经九省,四通八达,是非常便捷的一条水路;太行山横越四省,也是极其巍峨的群山。我们刚才说到,李白被“赐金放还”,既然要回家,我们无非就走陆路或者水路,结果陆路被大雪掩盖,大河结水成冰,这两种方法都已经不能在进行下去。李白并非是真的到了黄河边,或者是真的到了太行山,这只是一种借托,以此路来形容自己的仕途之路一样都不通畅。一个人到了这个时候,才真的叫做“山穷水尽,走投无路”,心情只能是更加苦闷。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诗歌的另外一个特点也是喜欢用典,所谓用典就是运用典故。这里的碧溪是原来姜尚钓鱼的地方,姜尚就是姜太公;乘舟梦日边说的是伊尹在辅佐商汤的时候,曾经梦到自己驾着小船遨游日月。这两个人一个辅佐周王朝,一个辅佐商王朝,都是开国功臣,以至于后世都喜欢用“伊尹之志”来比喻臣子。刚说李白很想做官,还想要做大官,想要能够治理国家,拯救万民的人。他觉得自己才能不比姜尚和伊尹差,唯一差的就是像周文王和商汤这样的明主,自己的才干不能施展,壮志难酬。所以我觉得李白最实在的一个地方就是在于,他能够自我安慰,乐观。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自我安慰之后还是觉得苦闷,还是很疑惑,他似乎觉得这不是他的原因,只是这个社会不能接受他。他感慨说走路难,走路太难了。难的是因为他看到自己的前方一片黑暗,看不到希望。前方的路途就算再难走也就是一条,可未曾想到前方的路还有不少岔道,本就觉得非常困难,现在更是陷入迷惘之中,不知道自己的人生究竟该走哪一条路。这里的歧路其实也可以表现自己施展抱负的时间很久,久的就像岔路一样。我们知道李白被“赐金放还”的时间是四十五岁,这个时间段对于常人来说,已经是步入中年。李白年轻的时候也是一名侠士,豪迈风气,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成熟以后,发现人生还是要走上政治的道路才叫实现抱负。到了中年却是一事无成,这不由得让人开始感慨,这和自己年轻时期的豪迈是否相反。就在这种矛盾中,自己的年华流逝,而自己还是在选择人生路途中不断疑惑。要不说李白是一个豪迈的人,这点小挫折,他根本毫不在意,因为这些挫折终究会随风而去,就像是人生路上的一块一石头,使你被绊倒,你起身将它一脚踢开就是。“长风破浪会有时”出自《宋书·宗悫传》:说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叔父炳,高尚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志向很简单,就是像宗悫一样能够乘风破浪。现在不是有一首歌曲很流行吗,叫《七月上》,歌曲中有一句歌词就叫做“我欲乘风破浪踏遍黄沙海洋”。李白可能和歌曲中说的一样,就算是失败,也绝对不负勇敢前往。这是何等的自信,自信之中又有他的哲学。人生就像一次航海,不可能永远遇到的都是大风大浪,就算是大风大浪,我也毫不惧怕,因为肯定有一天能乘长风而破大浪。未来的人生是遥不可期的,但又是美好的,始终怀揣着自信一直走下去,抵达成功的彼岸。这也是李白为什么选此句作为结语,告诉世人,人生总是会有困难的,但困难并不可怕,唯有战胜困难,人生便迎来美好的春天,正是一片春暖花开季。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sttga.com/afhhy/9447.html


当前时间:


晋ICP备2024052418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