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三角恋不再是故事的主旋律,就像影片表达的爱情也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但也重要的足以左右七月和安生的人生路,俗套的三角恋安排更多是出于催化矛盾产生戏剧张力的需要,因为家明的出现,安生才出走去过漂泊流浪的生活,也因为家明的犹疑,七月告别过往一眼看一生的安稳日子,和安生交换人生。最终七月的死去,安生以谁的影子继续走下去?我不清楚影片的表达。但是就像无名小路所说,林中路有两条,一个人无法同时去涉足两条征途,选择了一条却说不出理由,也许另一条一点也不差,想把另一条留到下一次,可是没有下次了。七月和安生是走在两条不同路上的人,极其不同却有致命的吸引,这种吸引来自对对方拥有的好奇和渴望,是一个人不能同时拥有却渴望拥有的两面,自然总有一面也会触动观影者。而影片对于我的触动,来自安生。安生从没有得到过足够的家庭温暖,因为求不得就只好假装满不在乎假装不需要。而我,看似在爸妈手掌心长大,然而我妈极其孤僻从未有母女谈心,也可能是她也不懂不会,乖张难以讨好,记忆中几乎都是她对别人和我的指责不满,少见笑脸,高中还写过日记,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妈妈。以至于我总无意识寻觅能带给我母性温暖的人,回想起来从初三开始我身边一定有一个对我特别好包容我鼓励认可我的女性朋友,我最怀念的从来都是和她们的过往,对异性反而过去就忘了。我和我爸关系很好,他是一个好脾气好性格像老顽童的那种,唯一最大不满是他好面子,我是从小被别人夸学习好聪明。小学二年级没得奖,对我很凶,过年都不敢呆家里跑到亲戚家,回来依然没有好脸色,以至于我在接下来的四年小学时光一直活在这种一定要得奖的压抑恐慌中,因为只有小学才发奖状,当然我之后的学习都非常好。这就是我的家庭,我从未感受到母爱,和只有我学习好了才有的父爱,这种缺爱和有条件的爱,也导致了我的低价值感。七月妈妈说安生,你就是命不好,后来获悉关于我的一些事情,难免感慨命运之说,我的两大人生路口,家庭和高考都被未知力量转动,不过命运也无谓好坏。我像安生一样缺爱,像七月一样乖巧了很多年,有人说叛逆期始终要来,尤其是青春期没叛逆过的,现在的我与其说叛逆,更觉得是找到并遵循内心真正的自我。大学时候看血色浪漫和在路上,对我影响最大的几本书之一,专门写过评论,我骨子里是向往自由自在随意漂泊肆意洒脱的人生,这种路也注定辛酸曲折,我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没退路不怕死,只是生这一场有些责任要承担,所以我努力工作赚钱想给父母一些偿还,这也是我唯一的羁绊。这要到什么时候是尽头,这还是说只是我的一场幻梦一种错觉,我仍旧要亦步亦趋的随波逐流活下去?等待梦入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