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盈盈玉露知秋意天凉请君勤添衣

9月7日12时8分,庚子鼠年七月二十,迎来代表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气“白露”。“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昼夜温差 的一个节气,此时节,天高云淡,气爽风凉,孟秋结束,仲秋开始,进入一年中 的时节。

引经据典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原文:

“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译文:

八月时节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白露由来

当太阳到达*经度时交白露节气。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这时节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

白露三候

一侯鸿雁来。鸿雁飘飘,向南跋涉,高邈的云霄,再一次迎来生命的舞蹈。时而成“一,时而成“人”,变换的是队形,不变的是归期。

二曰玄鸟归。燕子敏锐地察觉到秋的气息,纷纷展开翅膀飞向家的方向。

三曰群鸟养羞。水深激激,蒲苇冥冥,鸟儿为抵御寒冬,开始囤积食物。

白露习俗

1.收清露。

我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百草头上秋露,未唏时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轻不饥,肌肉悦泽。”“百花上露,令人好颜色”。因此,收清露成为白露最特别的一种“仪式”。

2.祭禹王。

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渔民称为“水路之神”。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规模为 ,历时一周。

3.吃龙眼。

福建福州有个传统习俗叫“白露必吃龙眼”。民间的意思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

4.白露茶。

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到了白露节气,秋意渐浓。

5.白露米酒。

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6.十样白。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7.吃番薯。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俗。

白露养生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表示,处暑还会热,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在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节气,就不能赤膊露体了,会着凉受寒。

1.早晚及时添加衣服。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医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也就是说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另外,白露之后天气冷暖多变,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或导致旧病复发。如果这时候贪食寒凉,更容易把脾胃的机能变得不正常,损伤脾胃阳气,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禁忌。

2.注意营养养肺润燥。

白露是整个一年中昼夜温差 的一个节气。白露以后,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地面的水汽结露就开始增多了。过了白露,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秋燥”。白露时节的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为主,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宜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进食不宜过饱,以免增加我们肠胃的负担,导致胃肠疾病。

3.夜晚睡卧不可贪凉。

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度,但夜晚仍会较凉,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因此,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不能袒胸露背,睡卧不可贪凉。

4.多参加户外活动

秋季风和日丽,应该多参加户外活动,有助于一扫胸中郁积,润养肺气以适应秋季养收的特征。可选择健走、打太极拳、体操、乒乓球、羽毛球等,以微汗出但不疲倦为度,这样有助于机体内气血调畅。

白露时节,秋风在降温的同时,把空气中的水分也吹干了,这种干燥的气候特点在中医上称为“秋燥”,很多人会出现口干、咽干、眼干、皮肤干等症状。白露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为此,适合白露节气的食物:

5.梨:清心降火解秋燥。

梨具有润燥消风,镇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以缓解“秋燥”,醒酒解毒。生梨性凉,老年人不宜一次吃得过多。脾胃较弱的人,也可以做成冰糖炖梨水,亦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方法。

6.大枣:宁心安神抗过敏。

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除腥祛味,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和贫血,是老年人秋季的补养佳品。

7.菊花:祛燥润喉防感冒。

菊花可疏风平肝,清心除烦,祛燥润喉,生津明目,解酒毒,对感冒、头痛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老年人秋季可适当饮用菊花茶,达到祛火润肺的保养目的。

8.红薯:预防癌症助排毒。

红薯被评价为餐桌上的 食物,它具有预防癌症、防止便秘、减肥的功效,常吃红薯可以延年益寿。

9.莲子百合煲。

10.柚子鸡。

11.银杏鸡丁。

12.蜂蜜水。

13.少吃瓜。

夏季人们对西瓜情有独钟,特别是凉爽可口的冰镇西瓜,几乎成为人们消解暑热的必备品。但西瓜还有一个外号,叫“寒瓜”。西瓜性寒解热,食之冰凉,若这“寒瓜”再在冰箱里一放,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尽管其清热解暑的效果较好,吃上去很过瘾,但多食对脾胃的 却是很大的。有些人西瓜吃多了会拉肚子,甚至出现头昏乏力、身体困重等现象,就是因为湿邪困脾所致。

其实不只是西瓜,甜瓜、*瓜、冬瓜、苦瓜等瓜字辈的食物都属于寒凉食物。所以过了夏天,基本上也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14.多吃豆。

绿豆:其实,生活中有些食物即可消暑又可化湿邪,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绿豆汤了。那汁液碧绿的绿豆汤不仅可解暑热之毒,还可化湿,助你的脾胃解围。

红豆:中医认为其有健脾利水、清热除湿、消肿解毒的功效。由于红豆性善下行,通利水道,所以经常服用还有减肥的功效。对于爱美的女士而言,若是担心因“贴秋膘”而致身材变形的话,可以配合着多喝些红豆汤,即有消暑化湿,还可以维持你的曼妙身材,何乐而不为!

白露诗选

《白露》

(唐:杜甫)   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   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   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   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

《南湖晚秋》

(唐·白居易)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手攀青枫树,足蹋*芦草。   惨澹老容颜,冷落秋怀抱。   有兄在淮楚,有弟在蜀道。   万里何时来,烟波白浩浩。

《杂诗》

(魏晋·左思)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   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   明月出云崖,皦皦流素光。   披轩临前庭,嗷嗷晨雁翔。   高志局四海,块然守空堂。   壮齿不恒居,岁暮常慨慷。

《蒹葭》

《诗经·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白露农谚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

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

草上露水大,当日准不下。

露水见晴天。

夜晚露水狂,来日毒太阳。干雾露阴,湿雾露晴。

苹果梨子大批卸,出售车拉又船载。

红枣成熟适时收,深细加工再外卖。

秸秆青贮营养高,马牛猪羊“上等菜”。

喝了白露水,蚊子闭了嘴。

太阳照门里吃新米,太阳照门外吃新麦。

白露田间和稀泥,红薯一天长一皮。

白露见湿泥,一天长一皮。

白露种葱,寒露种蒜。萝卜白菜葱,多用大粪攻。

白露节,枣红截。白露枣儿两头红。

白露打枣,秋分卸梨。

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

白露到,摘花椒。

白露满地红*白,棉花地里人如海,

杈子耳子继续去,上午修棉下午摘。

白露节气桂花*、枫叶红、古苔绿、天空蓝、朝露白,在这五彩斑斓的时节,暑气渐消,秋高气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趁秋意正浓,秋色可人,愿君不负韶华不负秋,邂逅一个最美的秋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sttga.com/afhzz/2055.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