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声忆除夕刘中华

爆竹声声忆除夕(刘中华)

作者:刘中华

福建学习平台

爆竹声声里,除夕又一年。我们儿时盼过年,总是扳着指头数日子,盼着盼着,大年三十终于到了。

尽管童年的除夕没有电视机,早些年甚至没有电灯,靠点 灯照明,但过年对于小孩来说无疑是新奇有趣的。不论是跟着爸爸屁颠屁颠地去村口杀鸡的神圣,过年穿新衣新鞋时的自豪,还是拿着小红纸见物就贴的忙碌,拜年就有压岁钱收入口袋的开心,都让我记忆犹新。儿时我的压岁钱多半会被爸妈“代为保管”,但也偶有亲戚给的压岁钱没被爸妈发现,便能心安理得地买些好玩的物件。

我家的邻居江西子是做炮仗的高手,他做的白炮仗是用草纸卷的。鞭炮电池般的大小,高 厘米,内径约1.5厘米,内中放有黑硝,用小铁锥把鞭炮尾部的纸圈压紧,顶头用尖锥戳个口, 插放入一截灰色引线,鞭炮就做好了。那时没有烟花,只有一串红辣椒似的鞭炮,再加上些两响炮,把它们点燃后直接甩向天空,先“嘣”的一声,再“叭”的一声,就这样一直响着,我们称之为“大闹天空”。

除夕晚餐之后,我们便眼巴巴地等着各户人家放炮仗。有的小伙伴会先睡一阵,待别人家放炮了的时候再叫醒自己。好不容易熬到夜里十一点半,村里 个炮仗响起时,我便如注入兴奋剂一样猛地跳下床,邀上兄弟姐妹和邻居家的小伙伴奔向一户户人家,在黑乎乎的夜色下满地摸索。当捡到一个未炸响的炮仗时,有人便会欢呼:“我捡到一个了!”有时,运气好的小伙伴还能捡到一小串未燃响的“霸王鞭”,便高兴地小心翼翼握在手中,生怕放入口袋挤断引线,等天亮后再一个个地拆开燃放。也有的小伙伴会把鞭炮解体撕开,用火柴引燃,会冒出一股浓烟,呛人鼻孔。

我们为了捡鞭炮有时会走遍全村,挨家挨户地捡,直到天亮,那是因为天亮后,更容易发现那些落在草间、菜叶上、荆棘边、篱笆下的炮仗。有些家长不放心,跟着小孩帮忙捡几户之后,便硬扯着孩子回家。

对于捡到的这些“战利品”,我们还会区别对待。最不看好的是炸裂一小段的炮仗,“霸王鞭”则是一个一个放着玩。最珍贵的是未燃响引线的半挂炮仗,多数情况下还会放在小盒子中珍藏几天,再取出来在小伙伴面前骄傲地放。燃响未裂的炮仗会被我们凑成一堆,圈起来,用石块瞄准击打,打出圈外的纳为己有。

如今的生活,衣锦食优。过年时,一家人或其乐融融地聊天,或到邻居亲友家叙旧。小孩的玩具也都五花八门,他们也再不会去捡炮仗了。然而,我总觉得缺少些什么,或许是那朴素纯真的童趣,或许是那山村自然的乡情。但童年除夕夜的爆竹声,却依旧在我耳边回荡,久久萦绕……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河田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赵子珍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sttga.com/afhzz/444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