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滚为名的滚龙连厢,武术与艺术交织出

地处鄂西南位置的硒都恩施,那里风景秀丽,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土家人喜爱歌舞,待人热情豪放。滚龙连厢就是当地宣恩县孕育而出的一种独具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舞蹈。它因“滚”而得名,动作灵活多变,调子轻松明快,唱词通俗易懂,对人体臂、肘、肩、腰、腿等9个部位有节奏的敲打锻炼,深受人们的喜爱。连厢(湘),又叫打连厢(湘)、还有霸王鞭的叫法,距今至少已有多年的历史。

关于它的起源就像电视剧情一样跌宕起伏,据说“连厢”原本古称应为“莲香”,是为纪念在东州列国时期被李恶婆打死的童养媳张莲香。后来由宣恩县的一位民间艺人将“莲香”与“莲花落”巧妙结合,加上一定的武术动作,连厢唱、打、跳、滚等动作融为一体,画面感十足的同时还能强健身体,创造出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滚龙莲香”。滚龙莲香的精髓在于一个‘滚’字。连厢从肩膀‘滚’到手臂,从手臂‘滚’到胸前,从胸前‘滚’到脚上……‘滚’起来让这项技艺使得与比别的舞蹈与众不同更有韵味。年,湖北省正式批准“滚龙莲香”成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定名为“滚龙连厢”。

表演时,演员一手舞连厢、一手打莲花闹,节奏鲜明和谐,翻滚跳跃之际,舞、乐、唱合为一体,双手各舞动不同的道具,形似蛟龙缠身、势如虎跃龙腾,舞蹈者动作流畅舒展、张驰适度、刚柔相济,让人目不转睛,舍不得眨一下眼,就怕错过精彩瞬间,极富艺术感染力。伴奏音乐多为当地民间歌曲或小调,伴奏乐器一般有二胡、笛子等。

传统的连厢舞蹈,基本的动作有雪花盖顶、古树盘根、黄龙缠腰、美女梳头、犀牛望月、腰膝盖花等。表演时边唱边舞,双人对舞或多人群舞较多,场面宏大甚是热闹。唱词多为道贺祝福、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极具烟火气。有时还会在段与段之间加入鼓乐伴奏,一人领唱,众人附和,气势非凡,那阵势感觉都要把山河给吞噬掉。滚龙连厢在后来的发展中,巧妙地把歌、舞、乐揉合一体,并同时汲取民间杂耍和南剧部分武功精华,以一步三点头、太公钓鱼、夫妻观灯、双龙抱柱、鹤鹰展翅、卧龙翻滚等六个高难度动作为基础的新舞种,取得了新的进步为后来走出大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民族文化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并通过各种渠道让人们了解它到喜欢上它,最后成为它的传承者。滚龙连厢作为一个宝贵的艺术舞蹈,里面沉淀了厚厚的土家文化,让人忍不住惊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sttga.com/afhzz/5754.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