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https://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69.html中秋放假时冒着雨看了一场《七月与安生》,年少时读过的故事,在这个IP爆炸的年代被重提,被搬上银幕,不知为何突然就想去看一看。电影出乎想象的好,情节流畅,情节的巧妙安排让观影体验像是在拆一个层层包裹的礼物,以为打开这一层就能见到藏身盒底的答案,结果并不是,于是被勾起了满满的好奇心,想要一直探究下去。两男一女的角色设定,经典的三角恋故事,却没有记忆中的狗血剧情,看到最后只感动于两个女生间的友谊,几乎忘记男主的存在。电影上映前微博上的宣传片配词是“仇人姐妹,爱人知己”,而我独爱姐妹知己的片段,更爱那段关于姐妹知己的描述:我遇见你,所以我喜欢你;我喜欢你,所以我陪伴你;我陪伴你,所以我嫉妒你;我嫉妒你,所以我在乎你;我在乎你,所以我心疼你;我心疼你,所以我离开你;我离开你,所以我想念你,所以我恨你,所以爱你。*我遇见你,所以我喜欢你*小镇并不是江南,却也有着纵横交错的河流,小时候镇上的人口没有那么多,也没有那么多的生活垃圾,小河都很清澈,可以看到小鱼小虾,还有一种巴掌大的河蚌。夏天,住在河边的阿姨们会在午后就着河边的大石头洗衣服,而我们这些小孩子便在河边跑来跑去捉小鱼小虾,或者捉附在石板下面的青色田螺。和C就相遇在这样的河边。小学开学的前一天,我去河边找朋友玩耍,她的邻居C童鞋碰巧也去河边找她,莫名其妙的,初次见面的我们一言不合的吵了起来,虽然我已经完全记不得两人为什么争吵,可是我记得朋友最后说-你们都不认识对方怎么就能吵起来!?就这样我们相遇。那天后来她气鼓鼓的提前回家,貌似还扔了句以后也见不着之类的狠话,结果第二天新年级开学分班,我进了教室才发现我们竟然是新晋的同班同学!!!而且还一直做了7年的同班同学!相遇到相知,从初见的看不惯到后来一起结伴骑车上下学,在班级里暗自较劲比赛成绩,在外面一起玩耍,相互去对方家里过夜,知道彼此青春时期的所有秘密,参与彼此的整个青春成长过程,虽然闹过N回矛盾,但每一次都友好结尾,成为人人口中知晓的好朋友。至今这段友谊已经长达16年之久,虽然现在我在祖国心脏忙碌奔波,她在中部小城穿上白衣救死扶伤,一年见不到两回,平时也少于电话联系,但不管是我回家还是她来京,只要有机会我们一定要见面聊聊彼此最新的生活,话题也从高中时代的学习烦恼,到大学时代的男朋友再到现在的相亲和催婚……讲真,虽然在家长的描述中小时候的我没大没小热情好客,自己也记得零星半点在人群中兴奋同熟人打招呼的画面,但是在我对自己深刻的认知中,我是一个坚定的内敛温和的和平主义者,奉行惹不起躲得起,非常讨厌冲突,几乎从不制造冲突。而就那么有且仅有那么一次地与陌生人吵架,让我得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朋友,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有多大?小时候我是一个长发及腰的girl,有一个非常爱鼓捣的母上,五颜六色的皮筋发卡都是一板板的买回家,天天换着花样给我搞发型,有时还给我套上纱裙(不知道为什么,写到这里再想想我现在的形象,突然觉得很羞耻……)可怜那个时候的我反抗意识几乎为零,就这样逐渐沦落为一个有着严重公主病的中二少女,我还相当爱哭,一个不小心眼泪就能哗哗地流……而C童鞋,小时候除了偶尔会扎双辫,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个马尾晃来晃去,偶尔还能跟家人顶顶嘴,基本不哭,总之就是酷酷帅帅哒,很有大姐大的派头,和我形成了鲜明而惨烈的对比。不过虽然我人设如上,但是内心却一直都幻想狂拽酷炫吊炸天(一定是中二病),所以我非常相当的喜欢小C童鞋的,说到这里我又佩服起自己年少无知时代的厚脸皮了,在初识的岁月里没少主动撩着小C童鞋做朋友,那种倒贴劲儿在我身上从小到大也就发挥过绝无仅有的这么一次,长大之后哪怕遇到再喜欢的异性,我都做不到硬撩。对于小C童鞋,从相遇到相知,一再让我突破自我,不得不说这一定是冥冥中的定数。说来也有意思,上述中的两个小女孩长大之后却像彼此换了性格。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抛弃裙子,喜欢各种白衬衫,纯色裤子,简单中性的牛津鞋,向往剪短发,性格也慢慢变得勇敢洒脱,再也不爱哭,甚至开始向别人求证我是否过于冷血。而她,喜欢不断变换自己的发行,或染或烫,穿各种萌萌的美丽的小裙子,每一次见面时都让我惊艳,听她聊着自己向往的感情,眉眼之间尽是女儿情态,又让我倾羡不已。有时我会想她把当初那个勇敢的酷酷的小女孩藏去了哪里呢,就像我怀疑自己是什么时候抛下了当初那个胆小的爱哭的女孩子一样。曾深信我和小C的相遇是缘分,可是细细说来小镇本就不大,同样的年纪入同一所小学的概率真的不要太高,也许那就是场巧合。可是如果碰巧遇见你,那么喜欢你,吵架生气都喜欢你,数年如一日支持你,这可是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