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百科花棍舞,舞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个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任何一座城市都有能表达其生活方式、精神特征和文化内涵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就是这座城市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一个分支,是一座城市自己的“文脉”。它不但是城市区分彼此的重要标志,而且是城市人精神上共同的根与魂。

莱西花棍

表演者们手持两根花棍上下挥舞,将花棍从头打到脚,从前打到后,通过花棍敲击肩、背、脚、头、臂、腰、腿,变换快慢节奏,发出清脆的响声,又处处充盈着飞舞之美,这就是莱西古老的花棍舞。因为传承的缺失,这种曾风靡整个胶东半岛的舞蹈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曾经“失传”,凭着脑海中的技艺,莱西店埠镇的老艺人们又把这种舞蹈重新搬上舞台,如今这种古老的舞艺已成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历史渊源

在莱西,旧社会因穷人利用这种歌舞形式作为讨饭谋生的工具,见景生情地编唱些吉利话,以求得人家施舍,因而得名“打花棍”。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民间节日表演形式,深受群众喜爱。

舞者们穿着颜色艳丽的服装,有的敲锣打鼓,有的手持花棍,为观众们表演精彩的花棍舞。或是两条花棍互相击打,或是用花棍敲击身体的各个部位,动作整齐和敲击声清脆。据了解,花棍舞又称打花棍,用花棍敲打身体又有祛除邪气的寓意,用来祈求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大吉。记者用手掂量了一下花棍,这些木质的花棍的确有些分量,用的力气大了敲在身上还会感觉到有些疼,想要既有好的表演效果又不至于打得身子疼,表演者们表示这就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了。

表演形式

莱西花棍以摇击或敲击发音,敲击部位有肩、腰、背、臂、肘、两手、两膝、两足以及两棍相击,都可振动铜钱作响,造成复杂的节奏变化,并配合以各种舞姿。技艺较高者可使其在手心、肩头或背部等处旋转。常由一人、数人或数十人手执花棍边打边舞,也可以两个人交错对击,一起一落,节奏鲜明。

莱西花棍的特点为边歌边舞。其花棍唱词通常是民间艺人自编,可叙事,可抒情。随着现代老年养生学和舞蹈艺术的发展,莱西花棍还出现了新的演出内容和演出形式,这就更加丰富了现代民间花棍舞的艺术内容,使其更适合现代群众性文化活动。

说起花棍舞的起源,老人们表示莱西花棍舞可不是仅仅是一种舞蹈形式,而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曾经名号非常响亮。莱西花棍的起源传说很多,最受人推崇的说法是花棍起源于“霸王鞭”。秦末楚汉相争时期,项羽与刘邦 :“先入咸阳者王之。”后项羽一路所向披靡,每攻下一城池,便站在马上,挥舞马鞭,高歌劲舞,欢庆胜利。因项羽自称西楚霸王,“霸王鞭”由此得名。这种舞蹈形式在军营中流传较广,并由南至北流传。据《莱西县志》记载,明末,有一张姓军官的部队在莱西店埠镇驻扎,并建“张管寨村”(后分为前、后张管寨村)同时将花棍传入莱西。年莱西花棍舞成功入选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古老舞艺得到传承。

来源: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百度百科等

你也许错过了这些精彩内容(点击标题跳转阅读):

邻里一家青岛六区四市居民共庆“自己的节日”

青岛举办各类活动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

网友分享“爱的唠叨”,这些来自妈妈的爱你接收到了吗?

青岛举行“十大最美母亲”颁奖典礼本周这些事上榜文明周记

“我享读书”活动中奖名单揭晓,网友推荐的15本书值得读一读!

文明青岛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sttga.com/afhzp/2651.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