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大理白族三月街

三月街是大理白族最盛大的节日,也是云南省和全国少有的规模 的物资交流盛会,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节期一周。据史料记载,三月街始于唐朝永徽年间(公元至年),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最被带有浓厚的佛教庙会色彩,后来逐渐发展成交易货物的集市,而且规模越来越大,内容也更丰富,除集市经贸外,还有唱大本曲、打霸王鞭等传统文艺活动和赛马、赛龙舟、射箭、田径等民族体育表演或竞赛。年3月底余等为收集素材而去云南采风, 站就到了大理赶上了三月街盛会,实际上已经是活动的尾声了,前头的好些活动场面都没有见到,遗憾啊,只目睹了赶集盛会......三月街究竟起于何时,史无确载。据清朝康熙年间白族佛教故事集记载,隋末唐初,恶魔罗刹久据大理,人民深受其苦。唐贞观年间,从西天来的观音终于制服罗刹,使百姓各安其业。从此年年三月十五,众人聚集,以蔬菜祭之,名为祭观音处。后人在此交易,传为祭观音街,即今之三月街。观音治罗刹,是宗教神话,但这个故事可以使我们看到,三月街的产生与佛教的传入大理有密切关系。它的早期是佛教的讲经庙会,后来由于大理在历史上所处的地位,因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渐演变成为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贸易集市和民族盛会。还有一种传说是,洱海住着一个名叫阿善的渔民。有一天他驾船捕鱼网网皆空,便弹琴悲歌起来,哀怜的乐曲感动了洱海龙王的三公主阿香。她来到船上帮着撒网,每网都是满满的大鱼。在劳动中阿香表示了对阿善的爱慕之情。阿善将阿香带回家中建立了美满幸福的家庭。三月十五日,天上一年一度的月亮街街期到了,各种神仙齐会月宫。阿香变成一条金龙,驮着阿善也来到了月宫赶街。他俩见到月亮街上摆满了珍珠宝玉、云丹仙草,就是没有鱼网农具。他们回到村里以后,向乡亲们说起天上月亮街的情形,大伙提出要把天上的月亮街搬到 。从此每逢夏历三月十五日,人们便在点苍山脚下摆起街场来了。这里上的都是刚整理出来用黑白胶片拍摄的,没有先后,陆续的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你瞧这老太那张杨慈祥的面庞上无不透露出一个民族不屈向上坚毅自信地面貌,这是一种精神。

一路走来一路拍,口干舌燥受不了,放眼看去场面大,形神兼备一挥就,画好图来合上本,昂首阔步走四方,肩负一大旅行包,人困马乏歇歇脚,左顾右盼笔难下,拍照画图都不误,精气换发神情爽,行摄天涯与海角,虽说那时还年青,席地坐下喘口气,舍远求近画眼前,相得益彰独自怜,腰背挺直挎上包,寻觅未来何处是?时间过长也挺累。囊中摸出速写本。数笔寥寥跃纸面。一举两得孤发明。手持相机迈向前。举目远望在天际。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三月街场上,长棚接短棚,棚棚相连。到处悬挂起皮毛的色彩、布匹的色彩以及牛仔裤、西装裙的斑斓;四下飘飞着当归的气味,三七、虫草和天麻的异香。中药材品种之全,数量之多,真可令人用“叹为观止”来形容。无论你想买什么样的中药材,你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是的,从最土的到最洋的,从最古老的到 奇的,不管什么货物,这里都应有尽有。这其中,还有那诱惑不可抗拒的名特食品小吃,,,,,不管三月街的起因如何,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白族民众早已把三月街当成为自已一年一度的重大节日。“一年一度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来。各族人民齐欢唱,赛马唱歌做买卖……”三月街,对于他们来说,不仅是一次盛大节庆,也是一次交流与往来的机会,是各方朋友赛马、展示自我的机会。三月街已发展成为物资和文化交流的盛会。赶会的除白族以外,还有彝、藏、傈僳、纳西、怒、回和汉族。大理三月街热闹非凡,街上彩旗林立,帐篷相连,商品琳琅满目。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潮水般涌到这里,挑选可心的用品,也带来自己的土特产品在市场上出售。三月街上最吸引顾客的民族特需用品专柜上,有白族妇女缝领褂用的丝光平线;白族姑娘们心爱的手镯、耳环、珠链、围腰链;藏族同胞喜欢的毡帽和酥油壶;纳西族、彝族需要的花边彩带等等,丰富多样,应有尽有。这里拍的是三月街的一部分,彩色的还没有整理出来。21年前的场面就如此火暴,不敢想象历经中国经济高速大发展21年后的今天那三月街又会是个什么样!有机会就再去一次。

文章转载于云南秦商的博客,若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作者:陈维

值班编辑:慕贤

法律顾问:杨志锋律师

联系方式:

云南鹏诺律师事务所

白语茶座联系方式:

dv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sttga.com/afhzp/2653.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