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评书十二代英雄传,最强的十位是谁杨

断垣衰草野狐鸣,曾说六郎此驻兵。

千载烽烟锁旧垒,三*旗鼓剩荒城。

雁门重镇雄西北,杨氏边勋勒弟兄。

铁马不嘶烽火静,至今惟有塞云横。

杨家将的故事起自宋元,经评话、戏曲、演义、评书等流传于后世。到了清末民初近现代,更是流传着无数杨家将的英雄传奇。很多关于杨家将的传奇故事,至今仍旧广为流传。

代代有猛将朝上换皇不换将

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杨家将的故事多达十二代。这十二代人物都是出自于演义评书,每一代都是武将,恰好应验了“朝上换皇不换将”的说法。

从最初的残唐演义中的金刀杨会到火山王杨衮,从金刀 老令公杨继业到七郎八虎、从杨宗保杨文广父子再到杨再兴杨继周父子,相继出现了十几位经典的传奇人物,有勇闯幽州力杀四门的杨七郎,有不花一兵一卒单靠摆牤牛阵就杀败辽兵的杨六郎,有五虎将征南的杨怀玉、有名师出高徒的杨五郎等等。

在这一共十二代的杨家将( 代金刀杨会,第二代是火山王杨衮,第三代是金刀老令公杨继业,第四代是七郎八虎,第五代是杨宗保、杨宗英等人,第六代是杨文广,第七代是杨怀玉,第八代是杨士瀚,第九代是杨金豹,第十代是杨满堂,十一代是杨再兴,十二代是杨继周)中,最历害的十大传奇英雄分别是谁呢?

评书杨家将十二代英雄里最强的十个

位:火山王杨衮

火山王杨衮是杨家将中 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自小就跟随父亲金刀杨会练习刀法,需知杨会家传的九耳八环金背刀那也是一绝,只是杨衮并不喜欢刀,他更喜欢灵巧的枪,所以就拜了花枪手夏书湮为师。

后来,又得到了师兄高思继代师传艺,学全了夏家的北霸六合枪。年少时,他就敢去挑战 将李存孝,与群雄一起击败了稍后的 将王彦章,再后来,他又从师伯夏书棋那里学到了连高思继都未曾学过的夏家不传之技三十六路盘肘枪,从飞锤将金良祖那里学会了走线铜锤,凭着六合枪法与走线铜锤绝技,杨衮战败了火塘山三杰,在火塘寨自立为王。

人到中年,为了援救被困的结义大哥(时为后汉皇帝的)刘知远,杨衮又联合三十六寨兵马,打出“扶汉灭辽”大旗,一举打败辽兵,一时风头无两,威镇河东!

到了晚年,杨衮潜心研习枪法,决心创立杨家枪,为此,他走遍天下,融合天下六大名枪精要创出了杨家六合梅花枪。这套枪法融合了罗家枪、霸王枪、子龙枪等精要,是当之无愧的天下 枪。至此,杨衮身怀残唐三样绝技,这时的天下 就要数杨衮了。

后来,杨衮又不断改进传给后代子孙。杨家后人的杨家枪都是传自杨衮,但杨家枪太过精奥,实际都只学了一部分,还有杨家作为暗器的流星锤也是传自杨衮。

第二位:黑虎星杨七郎

杨七郎天赋异禀,在杨家将演义中他是黑虎星转世,天生神力,学起武功特别得心应手,学什么都快,不管是拳脚还是枪法都冠绝当世,三招两式打败潘豹并将之一分两半就是 的证明。

杨七郎的功夫在演义中是兄弟八人中 的,他善使一杆虎头乌金枪,是冲锋陷阵力敌万人的猛将,有万夫不当之勇。在铜台关箭射辽将救驾,官封敏烈侯、殿前司、东西招箭班指挥使,如果是正常状态下的杨七郎,应该十招之内就可以打败韩昌。

杨七郎在练枪方面也与父兄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三十六路杨家枪父兄都是循序渐进地演练着,而他却总是挑着枪法中的狠枪与克敌绝技独自苦练,因此,练就了一身快准狠的枪法,在实力上远胜六位哥哥。

潘仁美的陷害也促成了杨七郎力杀四门扬名千古的一战。斩杀曹家将的梁兴州三个回合就倒在了杨七郎枪下,锤震高怀德的乌铁背也没有斗过五个回合,威震辽*的萧天佑也被他刺伤败走。沙里海更是被杨七郎单臂擒拿摔打而亡,就连那位战败过杨六郎的乌铁头也被杨七郎的回马枪挑于马下。

辽国前期征集的一批虎将基本上遇到杨七郎都会成为他的枪下亡魂,甚至在其被害多年后,宋*焦赞假扮杨七郎也能吓退辽*,至此,杨七郎的威猛已经不是单纯显示在武艺上的较量了,他的威望与英名已经成为了辽邦的阴影。

第三名:杨再兴儿子杨继周

杨继周是杨再兴的儿子。杨再兴是杨家将的后人,使用的是杨家枪,但是他的儿子杨继周却将杨家将的武学境界推到了一个新的高点,在兵器上他将杨家枪改创成了双铁戟,同时他也将杨家武学上的智勇发挥到了 ,是说岳后期的 猛将。

天生神力的杨继周被称为赛典韦,在兵器上他将杨家枪改创成了双铁戟,同时他也将杨家武学上的智勇发挥到了 ,在武艺上与金国 高手山狮驼不相上下,但是他凭着智慧与悟性将杨家名震天下的回马枪绝技改成了回马飞戟,将山狮驼斩于马下。

说岳后期才出出的杨继周,只有三战。 战,杨继周不到二十来合杀的董耀宗招架不住,王彪上前助阵仍是战不过,董耀宗和王彪并不弱,董耀宗后面曾与金*猛将连儿心善大战二十余合。第二战,杨继周大战山狮驼不分胜负。第三战,杨继周还是与山狮驼对战,使用一个回马戟杀死了他。山狮驼实力不弱于杨继周,但杨继周还活着,他却已经死了。

第四名:杨士翰

杨士翰是杨家将中悟性非常高的一位人物,他是杨怀玉的第三个儿子,在武学上他弃枪学锤,将尘封天波府多年的走线铜锤又练了起来,后来又从飞锤练到了大锤,凭着一对擂鼓瓮金锤而成为了杨家将中一位难得的锤将。

北国起兵将杨怀玉围困在泥雷城的时候,杨士翰技压群雄成为了二路元帅,率领杨家将开始了扫北,杨士翰锤打萧士达,大败安虎, 战败了北国元帅铁雷救出了父亲杨怀玉,杨士翰也被封为震北侯。

第五名:杨五郎

杨五郎是一位武学奇才,天赋极为出众,研究透枪法之后,又练起了斧法,从枪法到刀法、斧法都是非常精通,而且他还精通各种阵法。在杨家八子之中,他的兵器也是独具一格,前期使用一杆独角皂金枪,后又使一对宣花斧。在出家后又用棍,并最终自创五郎八卦棍,流传千古。

在前期,在杨家一班历害的兄弟中,杨五郎的武艺并不是非常出色的那一个,但在后期,出家后的杨五郎在武学境界上一直在不断地突破,不仅创下了五郎八卦棍,而且他的弟子也遍布全天下。在大破天门阵之后他又陆续收下了两位徒弟,一位是呼家将里的 将呼延平,另一位是狄青的孙子狄难抚。

可以说到了后期,他的武艺其实已经超越了杨家将众人,因为,后面两*打仗有啥难事,只要到五台山请杨五郎一般都能解决。

第六名:杨继业

杨继业,又名杨业,北宋名将。火山王杨衮第七个儿子,娶妻余赛花。杨继业少年时也练就了一手好枪法,相比六个哥哥来他的枪法要高出很多,后来受了高怀亮的影响才弃枪学刀。

因为杨衮为了报答师兄高思继的代师传枪之恩在传授杨家枪的时候只把绝招传给了义子高怀亮没有传给自己的几个亲儿子,杨继业得知父亲杨衮传枪的“私心”后,愤怒地离开了*营,刚毅倔强的他发誓再也不在阵前使枪了,他四处寻找名师学习刀法。

后来,寻访到太行山鹅头峰三义观的一个老道士,道号尘缘,本名关大烈。据说,他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人,刀法出奇。他潜心研制出了《金刀谱》,他说,按谱练刀,可以天下 。于是,杨继业就拜他为师。杨继业悟性很高也很努力,学刀五年,刀法大成。出师的时候,尘缘道长将镇观之宝——紫金刀赠予杨继业使用,这才有了金刀杨继业的美名。

杨继业在杨家将中的影响力非常大,他传承了父亲杨衮的杨家枪法,又将枪法传给了七郎八虎,杨继业的武艺并不是最强的,但是他的金刀威震辽国,众多儿女后人都是受到他的影响继续抗辽,因此他也被辽*称为了金刀 将。

第七名:杨六郎

杨六郎名杨延昭,天上白虎星转世,娶妻柴郡主,使一杆素缨蘸金枪,七子中 齐备父兄智勇者。幼年的杨六郎沉默寡言,但是总是喜欢玩行*作战的游戏,杨业看了以后说:“此儿似我。”以后出征,必然带他同行,杨六郎自幼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熏陶成长,成年以后,成长为了 的将领。

杨六郎在练枪方面也与父兄之间有很大的不同,三十六路杨家枪父兄大都是循序渐进地演练着,而他却总是挑着枪法中的巧枪加练,枪招之中有着周旋巧妙的基本功底,长期以往,练就了一身更灵巧多变的枪法,一杆素缨蘸金枪施展开来变化无穷,在实力上是前期除了杨七郎的第二强。

杨六郎为人忠义爱才惜才与占山为王的孟良、焦赞、杨兴与岳胜结拜为兄弟,还善待下属,所得赏赐,都与部下一起分享。后来,边关二十四将(岳胜、孟良、焦赞、陈林、柴敢、郎千、郎万、刘超、张盖、管伯、关均、王琪、孟得、岳安、林铁枪、宋铁棒、丘珍、丘谦、谢雄、谢勇、姚铁旗、董铁鼓、魏后虎、刘朝天)都和他处成了兄弟手足,大家都乐意为他效命。

杨六郎智勇双全,公元年,辽宋之间爆发遂城之战,遂城被辽*团团围困,眼看城池就要被攻破,小城岌岌可危时,刮起了西北风,气温急剧下降,杨延昭灵机一动,趁着天寒地冻,叫官兵往城墙上大量浇水,一夜之间造出一座冰城,让辽人徒呼奈何,只得引兵退去。杨延昭趁敌退之机开城出击,缴获大量兵器盔甲。

杨六郎还摆过牦牛阵,他命人找来辽*的服饰,然后在里边填上草料。在每次喂养牦牛之前,都叫人驱赶牦牛撞向辽*服饰做成的假人,假人被牦牛利角上绑的尖刀撕开之后,牦牛们就可以吃到新鲜的草料了。一直两个月时间,杨延昭叫手下一直坚持这样喂养牦牛, 那些牦牛习惯了一见到辽*服饰,就以为是有好吃的,就双眼通红冲着撞过去。开战前,杨延昭叫人停止喂食两天,开战了,杨延昭一声令下,饲养牦牛的围栏被打开,上万头饿惨了的牦牛见到眼前大批的辽*,以为是饲养自己的草料,于是急不可待的便冲向辽*,辽*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这上万头牦牛撞的溃不成*,死伤无数。一个好的战士能够以一敌十,一头饿的眼红的牦牛那就是以一敌百的节奏,不到一个时辰,辽*就彻底大败了。

杨六郎武艺超群,随父亲归宋之前,曾与正值当打之年的呼延赞有过交锋,先锋杨五郎提斧对战猛将呼延赞,他打了一百多个回合才战平呼延赞,杨六郎七十多个回合就凭着杨家枪法的巧枪技打败了呼延赞,接下来高怀德又上来助战,作为高宠的先祖,高怀德武艺其实很不一般,不过,面对高怀德与呼延赞的双人夹战杨六郎依然不处下风。

辽国文武双状元韩昌率三十万精兵 次南侵,幽州城外力战四门的杨七郎筋疲力尽的时候遇到了韩昌,韩昌正要对又饿又困的杨七郎痛下毒手,杨六郎飞马杀到,一枪将韩昌的耳环挑落,韩昌带着耳伤惊惧而逃。在八乍山,杨六郎七十多回合打败了无冕武状元岳胜;黄土坡上,辽国 勇将韩昌和杨六郎打了三天三夜,最终还是杨六郎略胜一招半式。

第八名:杨怀玉

杨怀玉是杨文广的儿子,在几兄弟中他是枪法最出色的一位,由于他武艺高强又长得非常英俊被称为玉面虎。父亲杨文广征南出征时被困,杨怀玉奉命挂帅南征,

他与呼家将中的震京虎呼延云飞、孟强之子都兴虎孟通江、焦玉之子卧虎焦通海、高家将金毛虎高英一起开创了一段五虎平南的经典。

第九名:杨宗英

杨宗英是杨七郎的遗腹子,出身没多久就被丢弃在了树林中,被他的师傅李天威道长救了下来,杨宗英从小就跟随师傅学艺。在杨宗保、杨宗勉几兄弟中,他是最勤奋的一位,枪法也是宗字辈中最猛的一位,同时他还学会了飞刀绝技。

杨宗英下山后就破了玄武阵,战败了师兄姜飞熊。在铜光阵中,杨宗英的实力明显不在沈达之下,两人大战了十多个回合,杨宗英愈战愈勇,一点都不落下风,可惜, 他还是倒在了沈达的暗器之下。

第十名:杨文广单枪破双枪

杨文广是评书中杨宗保的儿子,在后期杨家将中,是一位极具威望的传奇人物,儿子杨怀玉与母亲穆桂英都是声名赫赫的人物。他幼年时学过 的枪法,当年杨六郎改创成了巧枪之后,杨家枪法便以阴柔周旋的枪法为主,相比当年杨衮的绝世之枪与杨七郎的狠枪,单凭巧枪上阵斩将还是缺少了气势,因为六郎杨延昭深感“十二手绝命枪法”太过狠毒,所以并没有将“十二手绝命枪法”传给后人。后来,因为杨文广父亲杨宗保的阵亡,佘太君不想让孙子再上战场,便把他送到了鹅头山二次学艺。鹅头寺的慧圆长老本名张芳,是三国名将张飞的嫡传后人,传有勇猛的张家枪。慧圆长老很敬重杨六郎,就收下了杨文广,悉心传授他枪法。

杨文广随慧圆长老学艺多年,他不仅学到了刚猛利落的张家枪法,还在师傅的教导之下,将杨家枪、张家枪的精妙之处相结合,柔中带刚,恩威并举,这时的杨文广的枪法那就是六分巧枪加四分狠枪,在阵前较量中既有六郎枪法的阴柔巧妙,也有杨七郎刚猛豪气的一面。

南唐李青造反时,杨文广下山。当时皇帝下令武科场挑选元帅,大太保狄龙手中一根铁棍连胜十三杰,威震校武场。狄龙是平西王的长子,手使一根七十二斤的铁棍,武艺出众,外号铁棍震八方大棍。杨文广上台后,只用八九个回合就震慑了狄龙,狄龙也是个豪杰,自动下场了。其后,杨文广又探地穴得阴阳枪,凭着宝枪和一身精湛武艺,挂帅征南,因功封太平王。

杨文广还有过一次探地穴的巧缘,在地穴里,他找到了名匠欧阳子打造的阴阳枪,寒铁与精钢锻造而成的宝枪极其锋利。凭着这杆坚韧锐利的宝枪,他二龙岭挑杀猛将朱英,朱茶关枪打吴锟、吕成年,挂帅征南的他继续为杨家将立下赫赫奇功。

杨文广话凭着手中一杆阴阳宝枪,在朱茶关大战中一度使出了技惊天下的单枪破双枪之法,一举击败了南唐*中的双枪 将。懂枪的人都知道双枪是克制单枪的利器,两*阵前杨文广记起师傅的教诲,只要吕万年不出招,他的阴阳枪是 不会出手的,而这位双枪 将也深知这个道理。两人阵前各自报号之后又聊了一会,吕万年见杨文广迟迟没有出招便有些沉住气了。虽然他担心杨文广会破双枪之法,不过转念又想自己阵前连胜三将,也可能是年轻的杨文广见到自己的厉害怯阵了,想到这里,他先挥动双枪朝杨文广左右两侧额角扎了过去。

杨文广不慌不忙,心头牢记师傅所教的稳准狠三大诀窍。当双枪左右袭来之时,他暗中一较力挥动手中的宝枪左右一分,八成力气往左方磕打过去,随后又借力拨开另一方的枪,逼开双枪之时便飞快地往吕万年的胸口扎来。

吕万年心中一惊,双枪往回一拉之后,左枪逼开阴阳枪,右枪便朝着杨文广的咽喉刺了过来,身手敏捷的杨文广低头闪过,而吕万年双枪带回之后,合枪一处又奔着杨文广的软肋扎了过去,杨文广往马背上一躺之后,双脚一夹战马冲到了吕万年的身旁。也就在这时杨文广使出了师傅所传的绝招,这是根据杨家转身回马枪与张家锁喉枪改创的。当战马飞纵到吕万年身旁之时,这位双枪 将刚一转身的瞬间,杨文广的绝招使出来了。这招名叫转身锁喉绝命枪,考验的是杨文广的眼力、反应与枪法功底,枪法犹如雷霆之势直逼咽喉,吕万年吓了一大跳,用枪去架已经来不及了,他只能往右侧倾斜倒下去,性命保住了,咽喉也没有刺到,不过肩头被狠狠扎了一枪,吕万年大叫一声败退而走,从此他再也不敢称 将了,而杨文广凭着这一战的单枪破双枪名扬天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besttga.com/afhzz/4676.html


当前时间:


冀ICP备2020029241号-15